正文 第三節 綠色貿易與綠色北京建設(1 / 1)

“調整貿易結構,謀劃經濟轉型”是北京市“發展綠色經濟,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思想。綠色貿易對北京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社會各界應以將首都建設成“綠色北京、宜居城市”等環境友好型定位為己任,優化產業結構,樹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理念,促進首都經濟在新時期的持續增長。

一、綠色貿易出口促進經濟增長的影響機製

出口、消費和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內外貿易都比較活躍。後奧運時代,綠色北京的建設促使本地區貿易出口結構由傳統的機械設備、家具製造等高耗能低產出的模式,轉變為環境友好型產品、資源集約型產品和安全健康產品出口的綠色貿易。這也要求企業改善落後的生產方式,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廢棄處理、綠色包裝和綠色設計、綠色營銷、綠色服務等環節,提高綠色貿易出口額,與首都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創造雙贏的局麵。

根據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多年來各地區實證分析與檢驗結果,可以得出:出口與經濟增長呈現正相關關係,出口長期、穩定的帶動經濟增長,且出口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顯著高於進口。隨著綠色貿易的興起,北京市出口商品結構要適應國際和國內市場的需求,生產和銷售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和設備成為廠商追逐的新熱點。綠色貿易出口將重新分配地區生產要素,使豐富、大量的資本、能源、技術等流向綠色生產和銷售部門,使綠色產品生產企業能夠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成本,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綠色貿易出口的發展和壯大將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此外,綠色貿易的出口將帶動北京就業的增加。綠色產業的發展能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促使人才大量湧入綠色經濟建設的浪潮中來。而且綠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加快了本地區社會分工和人員流動,能有效地實現知識和技術的交流與共享,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和創新意識,促進社會經濟的整體增長。此外綠色貿易加強了出口部門與其他產業和地區的聯係,使出口擴展的影響輻射到整個北京乃至我國。而且綠色貿易出口會引起對本地區其他生產要素、中間產品或服務派生品的需求,促進這些要素和產品部門甚至其他地區的共同發展,進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二、綠色貿易進口促進經濟增長的影響機製

北京市綠色貿易進口的形式主要有綠色原料進口、清潔能源進口、環保包裝進口、綠色產品和設計進口以及節能減排設備和技術進口等。綠色貿易進口應以綠色消費為導向,樹立企業和消費者的環保理念,促進北京市綠色經濟增長。

首先,按照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綠色原料和清潔能源等產品的進口可以直接增加一國或地區的要素供給,彌補國家或地區由於資源稟賦差異,不能完全擁有生產所需的全部生產要素的狀況,即生產要素進口是經濟增長的前提。針對北京而言,在其經濟飛速發展階段,從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大量價格低廉的工業原料。這些生產要素的大量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各產業生產要素的供給不足,提高了企業的利潤率,促進北京市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長期追求低成本的代價也造成了過多的汙染和垃圾排放,為北京市的環境和生態敲響了警鍾,迫使政府和生產者必須付出更多的成本去修補環境問題,造成了惡性循環。因此,綠色原料和清潔能源的進口對於資源匱乏的北京來說,是節省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途徑。

其次,綠色產品和設計的進口會使消費者更趨向於選擇無汙染的、環保的商品,綠色產品、包裝和設計將成為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綠色貿易進口對本地區的生產和消費活動產生的“示範”效應,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促使生產者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使市場能自主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生產部門,而且產業結構優化將形成規模經濟,從而加快本地區新產品開發和進口替代型生產的速度,最終改善了北京市企業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和途徑。

最後,環保設備和技術的進口將直接促進北京市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降低汙染和能耗。綠色貿易進口的高科技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僅節約了本地區的技術創新成本,而且還節約了生產產品和治理環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