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給我看一下資料,能不能播放!”把資料給劉靜,吳啟就去酒店洗漱。完了又讓公司化妝人員給自己修飾了一下。感覺自己到了最佳狀態。去接受采訪。
說是采訪,倒不如說是念稿子。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將會得到蓬勃的發展。總之越來越好!
采訪完之後。“劉靜,你覺得能不能播放?”
“不知道,我可以拿到領導那裏讓他們看一下。通不通過我都會通知你的。”
“那謝謝你了!”
這一下震驚了業界,瑪德人家都混上新聞聯播了。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在網絡上麵也炸開了鍋,文青厲害了我的哥。都上新聞聯播了!
吳啟察覺到了,這次的采訪應該是一種態度。表明自己的《中國影視文化必須走出去》一書所闡述的理念已經得到國家的認同了。估計不久就會有人找來。而這次的紀錄片也是一種試探,看一下國家對於阿扁是否滿意。
2004年8月25日,紀錄片的素材都拍設好了。一共28小時。而於此同時,央視的通知下來了。可以播放!但央視出錢購買。這讓吳啟忐忑的心安穩了不少。不然隻能在電影院放映了。
公司員工加班加點,耗費了10天,紀錄片一共製作了5集。每集40分***花費1400萬人民幣。這讓公司人員都很滿意。絕對的高質量製作!為了能夠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公司又分別聯係了HNSHZJGS衛視。五集打包一共100萬,但條件是播出時間一定要盡快。
談完這些,公司就開始宣傳這部紀錄片。新生代四位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台灣“同胞”出了什麼問題,等等。而媒體開始出現公司提供的資料。
果不其然,官方的助推加上民間的炒作。話題性迅速遍布整個中國。而隨著紀錄片的播放,所有人感覺被欺騙了。我對你這麼好,你卻辱罵我。進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尤其紀錄片最後結尾處一個台灣士兵的采訪。
“你們的第一假想敵是誰?”
這裏劇組他們是冒充台灣媒體采訪的。“你還台灣媒體,這個還用問。當然是大陸!”
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中國的神經,各種官方報紙也討論國家對台灣是不是太好了。一方麵轉變政策把那些資金用到西部開發上麵,一麵加上國家對台灣的文化影響力。總之就是爺不伺候你了。
台灣在此期間,也知道了中國發生的社會大討論。開始是嘲笑,但當中國開始平衡內差的時候,股市下跌,經濟增長變慢,大陸遊客減少,台灣藝人也被吳啟發起的行業抵製運動趕走。而阿扁變本加厲叫囂著****,********抹上了一絲冷意。
外交部放話了,台灣這次不認錯。關係會一直冰冷下去。中國這次真的被激怒了,那句第一假想敵是大陸深深地刺痛了人民。而這次強硬的表態,讓中國人民的凝聚力聚在了一起。就像後世的薩德係統抵製韓國一樣。滾出中國去!
忙完這些,已經十月了。公司終於決定補辦四人的慶功宴。這次沒有請媒體,隻是單純的行業聚會。
四部影片,票房一共7.3億美元。減去各種開支,院線分成。加上各種版權費,錄像帶市場,電視播放市場。收入有純3億美元。後續還有各種利益回來。原來能在美國上映能夠賺這麼多。
行業人員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也知道文青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一直都想來取經,但他們一直在忙這個記錄片。這次收到邀請函,幾位公司老總都來了。
宴會上麵首先公司內部發紅包加工資,幾位導演都有百萬的紅包。主演也有幾十萬。幕後工作人員幾十萬到幾萬不等。眾人齊樂融融。
忙完這些,吳啟和其他劇組成員認識了一下。這次沒有喝酒,因為待會還有一個小型的聚會。
到了小型會議室中影,華誼,上影的老板都來了。眾人邊吃邊聊。
王中軍問道。
“吳總,你們公司這幾部電影恐怕賺的不少吧!”
吳啟為了震懾他們,也為了團結他們。資曆都比你強。憑什麼聽你的。隻能用利益了。
“這次純盈利有22億,後續估計還有七八億。主要在北美發行賺了很多。他們的市場不像咱們,錄像帶,電視播放,周邊都有很大的利潤!”
聽到這個,所有人都震驚了。忙活大半輩子還沒有一部電影收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