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煩惱才能擁有快樂 煩惱都是自己找的
很久以前,有一個婦女,她過著平常人家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的,但總是為一些瑣碎的事煩惱。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說道,來開闊自己的心胸。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看到眼下的情景,非常的生氣,於是她便破口大罵,亂七八糟的髒話一大堆,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婦人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高僧皺著眉頭說:“你連自己都不肯原諒,你怎麼會不生氣呢?“高僧拂袖而去。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婦女說:“不生氣了。”
高僧說:“為什麼?”
婦女說:“氣也沒有辦法呀。”
高僧說:“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
高僧又離開了。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何苦要氣?氣便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裏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他時,他便會消散了。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
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且享受不盡,哪裏還有時間去煩惱呢?
古人曾說:“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之分。”一般來說,人的一生中處於逆境的時間是大大多於順境的時間。即使是曆史上的帝王將相,生活中的富豪、名人等,各人都有各自的煩惱和憂傷。作為普通的人,你要想擺脫煩惱,最好的方法是少生閑氣。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有人說,快樂是人的本質追求。紅塵之人,不容易品味心靈平靜的快樂,更喜歡心靈顫動的快樂。但是,生活之手並不是精通音律之手,不可能時時在我們的心弦上撥出美妙的顫音。如果我們想尋找幸福,就要學會忘記。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宋神宗熙寧七年,他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密州屬古魯地,交通、居處、環境都很糟糕。蘇東坡剛到任時,正趕上密州鬧饑荒,到處都是盜賊,食物十分欠缺,東坡及其家人常以野菜作口糧。朋友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不幸福。
誰知東坡在密州住了一年,臉上長胖了,過去的白頭發有的也變黑了。朋友們十分驚奇,問他奧妙何在?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裏淳厚的風俗,而這裏的官員、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閑情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麵,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往南麵眺望,是馬耳山和常山,隱隱約約,若近若遠,大概有隱居的君子吧!向東看是盧山,這裏是秦時的隱士盧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城郭一樣,薑尚父、齊桓公這些古人好像都還存在;向北可俯瞰濰水,想起淮陰侯韓信過去的輝煌業績,又想到他的悲慘命運,不免慨然歎息。這個亭台既高又清靜,夏天涼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時常登臨這個地方。自己摘園子裏的蔬菜瓜果,捕捉池塘裏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蘇東坡在官場並不得意,他從富饒繁華的杭州調到窮僻的密州,也不是好差使。他卻能過得幸福快樂,而且他一生中許多重要作品就是在這時完成的。不是因為他的境遇值得高興,這完全得益於他的心態。
當下的生活,隻要我們用心地去感受,就有快樂和幸福,它的本身就是一座供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的金礦。
有家雜誌開展了一項“征畫活動”,獎金高達10萬美元。征畫的主題是:“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你要做什麼?”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品像雪片一樣飛來。大家為了贏得這場比賽,得到高額獎金,每位應征的人都把想像力發揮到了極限。
有的畫描繪了一對情侶,在世界的最後時刻互相摟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親吻;有的畫描繪了一些白領人士,在世界的最後時刻坐在馬路上,大哭大笑,焚燒鈔票;有的畫描繪了一些人,在世界的最後時刻乘上宇宙飛船,逃到其他星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