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理由/
自公元前364年至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的魏國,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先後在開封建都,所以又有“七朝都會”的稱號。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
/快樂出發/
開封古稱汴州,春秋時期鄭莊公選擇這裏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因此定名“啟封”。漢代景帝時,為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如今走進這個七朝古都,古老的城牆,巍峨的鐵塔,無言地述說著悠悠的曆史。其他的景觀雖說大都是仿建的,但開封曾經的絕世繁華也能從中窺見一斑。
開封最大的文物古跡是龍亭公園。這裏原為北宋和金代的故宮,也是明周王府的遺址。真正讓這裏揚名的原因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此築了一座萬壽亭,亭內供有“皇帝萬歲”的牌位。每逢重大節日,文武官吏都要來此朝拜。
出龍亭就可進入宋都禦街。北宋時期這裏的確有一條禦街,長達十餘裏,寬二百步,是供皇帝禦駕出入,顯示尊嚴氣派的主要街道。新建的禦街在原禦街遺址上修建,再現了“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繁華都市景象。街上店鋪所掛的匾額、楹聯、幌子、字號都是從宋史記載中提到的。
就連這裏的服務人員也都著宋裝工作。街上有一幢高大的樓閣,名為礬樓,據說當年是一處“滿樓紅袖招”的溫柔鄉,樓上有京城名妓李師師的居所。在政治上昏庸無比的宋徽宗趙佶,在藝術上卻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他和李師師的故事為這裏平添了許多魅力。
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當年開封市井的繁華盛況,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位於開封城西北隅的清明上河園再現了畫中的世界。占地510畝的園子幾乎無所不包,城門樓、虹橋、河道、碼頭、船坊、酒樓、茶肆;民間遊藝、雜耍、盤鼓表演;神課算命、彩博、鬥雞等應有盡有。簡直就是一幅立體的《清明上河圖》。甚至還可以換上宋裝,手持宋幣,在古色古香、熱鬧非凡的街上看看雜耍,逛逛繡莊。
開封另一個被世人認識的原因是因為這裏曾經是人們心中的偶像——包青天辦公的地方。在這裏發生的一係列冤案、奇案、大案,都得到了公平的判決。開封府就是因為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的美名傳於古今。如今重建的開封府,占地60餘畝,與它隔著包公西湖相望的是包公祠,人們對於這位懲惡揚善的青天大老爺懷著無比的敬意。開封府依北宋《營造法式》建造,以正廳(大堂)、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寅賓館等50餘座大小殿堂。現在的開封府,不僅向人們展示大批珍貴史料、軼事,還定期舉辦開衙儀式、包公斷案、演武場迎賓、噴火變臉等表演。
開封,這個古老的城市,因為曆史文化的悠久而魅力無窮。
深度閱讀
包拯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於官僚家庭。在人民心中,包公是維護人間正義的化身,他剛直不阿,為民請命,老百姓把他視為“青天”,以“包青天”稱之。今天,包公的形象仍然活躍於戲曲、小說和民間傳說裏。
所在國家:中國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部偏東,黃河南岸
關鍵詞:七朝都會/開封府/宋都禦街/清明上河園/龍亭公園
著名人物:包拯/劉啟/張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