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狼一樣敏銳的市場意識(4)(2 / 2)

企業要適應市場的變化,貴在堅持,要通過日積月累的進步,達到創新的目的。中國的知名品牌海爾,在產品、企業文化上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不斷適應市場的,其公司的名稱也是由當年的青島電器廠、青島電冰箱廠、利勃海爾一步一步變來的。海爾的產品之所以能夠適應市場,是因為海爾每年都要在主要產品上出新點子,變新花樣,滿足消費者越來越豐富的需要。

在中國,傳統中的老字號之所以缺乏市場競爭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沒有適應市場,沒有靠改變發展自己。2003年6月,有300多年曆史的著名老店“王麻子剪刀”黯然宣布破產。為什麼它曆經了300年風雨最終還是免不了破產呢?因為現代社會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而“王麻子剪刀”沒有在多樣化方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改善自己的產品,是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負責,否則企業必將受到市場的懲罰,“工麻子剪刀”的命運就說明了這一點。美國著名的福特汽車公司也差點因此破產。

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創造並首先采用了流水線作業的方法實現了汽車的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福特汽車迅速風靡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汽車行業的巨頭。但是,在福特成為汽車工業霸主時,其他29家汽車公司聯合起來向它挑戰。它們一邊在內部推行專業化、製度化管理,一邊采用了多品牌、多品種的策略,先後在市場上推出多款車型。開始,福特汽車的CEO亨利·福特不以為然,每當對手推出一個新型號的汽車時,他就降價來提高競爭力。不知不覺地,款式單一的福特汽車成了低檔次消費的象征,不但品牌的形象受損,長期的降價經營使公司的利潤也大幅降低,很快進入了虧損階段。

福特公司內有許多人看出了市場的症結所在,希望亨利·福特能夠及時調整策略,按顧客需求改進生產,重新設計產品。但是,福特拒絕了這些合理建議,他認為流水線作業是生產的最理想的境界,在製造環節上追求最高效率比產品多樣化要實際得多。

結果,福特車的銷售額不斷下降,福特帝國不斷崩塌,有才華的人紛紛離去,到1946年,福特公司的虧損已達到每月1000萬美元。直到後來,小福特擔任了CEO,采用了新的經營理念和方式,才保住了福特不破產。

微軟公司在產品開發上持續改變,不斷推出的“視窗”係列電腦軟件,變革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成為通往“未來之路”上的領先快車,也賺取了巨額利潤。寶潔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800消費者免費服務電話”的消費產品公司。寶潔公司回複顧客的每一個電話,並把每個月的電話內容記錄下來,拿到會議上去講。他們這些適應市場變化的改變,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能力,把業務做到了全世界。

在19世紀初期,市場上有許多收割機,但由於農民沒有能力購買,這些農業機械很難銷售。於是,聯合收割機發明者麥克科密克創造了分期付款製度。這種方式讓農民能夠以未來的收入來購買收割機,使得許多本來不具有購買能力的農民有了購買能力。更重要的是,分期付款製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任何領域隻需引進分期付款製,它就能將經濟從供應驅動型轉變為需求驅動型,無論該領域的生產水平如何。

企業的目標應該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環境的變化調整,這就如同航行,需要不斷調整航線一樣。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需要對自己的目標進行調整、修正,一個不變化的企業目標是不可能指引企業向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就像狼一樣如果在捕食時隻限於黃羊或者馴鹿,那麼狼早就絕跡了。在現代市場上,企業要適當靈活一些,緊盯市場,在自己的業務能力內一旦發現某種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