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狼性管理隊伍(1)(3 / 3)

1744年,南方各省因災荒,盜賊蜂起,引起了時局動蕩。南北交通由此隔絕,興化一帶的土特產都運不出去,商人們紛紛忍痛降價出售。楊舜華認為時局動蕩隻是暫時現象,時局不久就會穩定的,那時北方商人肯定會迅速南下購買這些貨物。於是,他大量低價收購這些土特產,並想方設法把它貯存起來。

果然不久,時局穩定下來,北方商人都南下購買興化的土特產。因市場上貨少,價格一漲再漲。

楊舜華看準時機,將存的貨高價賣出去,一下子賺了平時3倍的利潤。

一個賣豆腐的,憑著自己“專而強”的經營理念和長遠的眼光,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這不能不令我們今天的企業家佩服啊!

作為企業家,不能隻顧圖“大”,“大”不一定“強”,“大”不一定就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恐龍是地球上體格最大的動物,但是恐龍被地球淘汰了,而它們的近親壁虎因適應能力強卻得以生存下來。企業麵臨的是市場競爭,最需要的是適應能力,集中精力做好適應性強、在本行業內領先的支柱產業,再把它做“大”,才算是真正的“強”。

狼放棄一些“老弱幼傷”的黃羊,重點追擊強壯的領頭的黃羊,為我們的企業放棄“大而全”而轉向“專而強”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優秀企業是知道應該放棄什麼的。抓住核心產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是那些“專而強”的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獲取最大市場回報率的最有效方法,也是狼性企業最基本的特征。

當然,一個企業要走向成功、不被無情的市場淘汰,還必須實行“兩手抓”,一手抓市場,一手抓企業的內部管理。市場是載體,企業是主體,隻有以市場為導向,才能使企業之舟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上安全地航行,才能夠乘風破浪,奮勇前進。沒有市場的企業就像大樹失去了深入土壤裏的根,如果沒有企業管理的硬功夫,企業就難以根深葉茂,成長為參天大樹。

企業要像狼一樣有強者的心態

在生物界,“弱肉強食”是一條鐵的規則。在草原裏,狼是強者,羊是弱者,所以狼吃羊;在森林裏,強壯的猴子為王,體弱瘦小的猴子為小卒,所以猴王剝削小猴。在人類社會,雖然法律規定每個人是平等的,事實上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不平等,比如體力強弱之別,智力高低之分……

什麼是強者呢?真正的強者,是指擁有強者心態的人或者動物。這種心態是指麵對困難時的堅強,麵對困境時的臨危不亂,是指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忍。

狼就是動物界的強者,它能夠將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在獵物上,即使成功的機會隻有十分之一,它們也不會輕言放棄,結果,成功往往屬於它們。

狼是敢於挑戰和非常富有冒險精神的動物,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領地,它們會勇敢地向對手發起猛烈的進攻,無論它們的對手比它們強大多少,它們也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直到把對手咬死為止。狼的這種強者心態給了人類很多啟示,事實證明,隻要具備強者的心態,任何身處不利環境的群體都會變得強大起來,並最終令任何對手都畏懼三分。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島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如國土資源、人口等都遠遠不如其他亞洲國家。按常規邏輯,日本應該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日本人具備了狼的強者心態。目前,日本的不少知名品牌在世界市場上都具有強勁的競爭力,這些品牌的成長壯大,同樣跟其強者心態有關。豐田汽車的發展曆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在1946年,日本豐田汽車廠還是一個不被人所知的小廠,但是,豐田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強者,立下雄心壯誌,製定出發展計劃,要向“汽車王國”美國挑戰。當時日本剛剛戰敗,國內經濟蕭條,豐田汽車公司的資金技術都很欠缺,根本無法和實力雄厚的美國汽車公司相比,惟一可比的就是其強者的心態,挑戰的雄心。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在進步中不斷成長,最終在進軍國際汽車市場上屢屢得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汽車公司,豐田汽車很快成為世界上家喻戶曉的汽車名牌。30年後,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汽車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