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的這種強者心態促使他們為了生存發展,不斷地在世界市場上尋找利潤,想辦法擠垮對手。日本尼康公司生產的照相機通過激烈的競爭,取代了當時世界照相機王國德國的統治地位,搶占了90%的世界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尼康”公司是日本的軍工企業,戰敗後實行“軍轉民”,生產民用照相機。在照相機生產方麵,他們幾乎是從零起步,但具有強者心態的日本人把自己的產晶定位於趕超德國照相機,並鍥而不舍地奔向這個目標。30年後,日本尼康公司生產的照相機終於擊敗了德國照相機,日本也成為新的照相機王國。
在進軍歐洲市場的過程中,日本企業的狼性精神還體現在與瑞士手表的競爭上。瑞士是世界有名的手表王國,它們生產的手表深受全世界消費者的歡迎。日本戰後也開始生產手表,並決意要和瑞士競爭。現在,日本“精工”公司生產的手表已經趕超了瑞士,日本也取代了瑞士成為世界第一手表生產國。
狼性文化裏麵的強者心態還包括遇到問題自己解決,而不埋怨;隻怪自己不怨人家、不找理由;隻向更強者挑戰,隻向未來發展考慮等等。
某些企業的管理者總是喜歡不停地抱怨員工不行、市場不行……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歸結到別人身上,甚至報複社會,不僅給自己造成了傷害,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少麻煩。有些員工自己不好好工作,還抱怨工作環境不行、待遇太低、管理者素質太差……把自己工作沒有完成,或者出現的差錯全部推到客觀原因上。
市場不相信眼淚。真正具有強者心態的企業,它們的管理者和員工,從不怨天尤人,出了問題從不互相埋怨,而是敢於麵對現實,尋找原因,認真地研究對手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從速解決問題,苦練內功,卷土重來。而那些到處哭訴、詆毀對手的企業,最終逃不過被殘酷競爭淘汰的命運。
真正具有強者心態的企業,需要的不是魚本身,而是捕魚的技術和捕魚的機會。華為集團的CEO任正非在企業裏提倡狼性精神,要求員工要具備強者心態,這對華為集團的成長壯大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燕京啤酒廠成立的時候,隻是北京市郊順義區的一家很小的啤酒廠,當時的同行誰也沒有看好它的市場潛力,因為當時北京已經有兩大名牌啤酒——北京啤酒和五星啤酒牢牢地占據著市場。但是,燕京啤酒有強者的心態,有做全國一流啤酒廠的雄心壯誌,他們狠抓質量和科研,經過20餘年的潛心發展,到2001年,燕京啤酒成為全國銷售量最大的啤酒品牌;成為全國啤酒企業中贏利最多的啤酒集團。目前,燕京啤酒正在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力圖向國際化品牌發展。
在草原上,狼很少獨來獨往。當漫長的冬夜來臨,狼群在追捕食物的時候,每一匹狼都會盡力往前衝。在清冷的月色中,它們跳躍著巨大的身軀不停地超越同伴,眼眶裏隱隱發出藍光,散發著野性。
在企業裏,員工也要有狼的這種不甘落後的強者心態,憑著自己的努力,超越同事,發揮自己的潛能。許多企業為了激勵員工的這種心態,采取了不少激勵措施,常見的有:分紅、績效工資、知識工資、員工持股計劃、股票期權、彈性工作時間等等。一些公司還設立了相應的激勵機製。在IBM,它們成立了著名的“百分俱樂部”用以表彰銷售人員,刺激他們的強者心態,讓他們更有信心去銷售好公司的產品。在隆重的表彰大會上,那個剛好達到標準線的銷售人員第一個出場,全場燈光熄滅,隻留一束舞台追光隨著領獎人向前移動;大屏幕上顯示的是他的名字和銷售業績及相片。他出場時,全場掌聲雷動,不時還有主持人的幽默調侃,越到後麵,掌聲和歡呼聲越響亮……就這樣,銷售人員的個人價值得到了體現,使他們更樂意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去做銷售。
狹路相逢,勇者勝。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在競爭中到處都會麵臨著狹路,能不能做到“勇者勝”,就要看企業有沒有強者心態,有沒有狼性精神!
企業需要像狼一樣善於溝通
狼群也愛好和平,認為溝通勝於暴力戰鬥。當遇到其他動物侵犯時,它們通常借助標記或者咆哮聲來宣示自己的領地範圍,或者在樹幹、石頭或其他可能的任意界限物上撒尿,宣示這一帶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他動物發現這些後,大多會自覺離開,不再繼續侵入。一旦狼群發現自己的領地受到入侵者威脅時,它們就會轉變成為扞衛領地的狂野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