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狼性管理隊伍(4)(2 / 3)

狼是群居動物中團隊精神最強的群體,也是最尊重個體的群體。

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每個狼群都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圈。狼群的活動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絕,又不完全相融;既留有公共區域,又使它們保有自己的個性。

彼得·克拉克曾說:“狼非常有個性。有的喜歡幫助其他的狼,有的則懶散,有的則喜歡到處流蕩,有的喜歡獨處……在同一狼群中,也有各種不同的個性。”

狼的這種尊重個性的品質,在狼集體嗥叫時表現得特別明顯:整個狼群嗥叫時,每一隻狼都有獨一無二的音調,這讓它們的對手聽來容易產生身陷重圍之感。

企業的每一位員工的思維方式和人格特質都是不相同的,同時,由於他們的需要、期待、能力、理想不同,所形成的個人目標就不一定與集體目標相一致。麵對這些,我們的企業管理者該怎麼辦呢?是壓抑個體的特性,還是對員工的個性給予尊重和鼓勵呢?

具有高度團隊精神的狼群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鼓勵員工施展個性,激發潛能,可以使企業充滿活力;尊重員工彼此的差異,求同存異,可以使團隊變得更加強大,成為不可侵犯的統一整體。

管理者要像狼王一樣身先士卒

在任何一個組織,管理者都起著主導作用,如果管理不力,縱然千軍萬馬也隻能是一盤散沙,談不上戰鬥力和競爭力。在狼群中,狼王是所有狼的行動導向,它的一舉一動決定著狼群能否取得最終勝利。一般情況下,在狼偵察到“敵情”以後,狼王會毫不猶豫地親臨“前線”視察情況,決定是否發動攻擊。狼王親臨“前線”後,就會伸長脖子了望周圍的地形,而此時群狼也會跟在周圍,把尖碗形的長耳像雷達一樣朝著狼王張望的方向,靜候狼王下令。狼王看好地形以後,就會示意狼群到合適的地方潛伏起來。狼王和所有的狼一樣時刻處在戰鬥狀態,緊緊注視著“敵情”,一旦發現戰機,它會第一個衝向對手可能突圍的地方,守住“戰略”要害部位,其他的狼看到狼王的行動以後,就迅猛地發起攻擊。

狼王的這種身先士卒的模範行動,激勵著狼群爭先恐後地搏鬥拚命,爆發出足以使任何對手都為之畏懼膽寒的整體戰鬥力,並常常以此打敗比它們更加強大的對手。狼王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現代企業的管理層借鑒。

中國幾千年來的“官老爺文化”影響和腐蝕著一代又一代的管理者,許多人認為管理者就是官,就應該高高在上指揮手下幹活兒,一個優秀管理者隻要監督手下不偷懶、不停地幹活兒就行了,這是一種極為落後的封建官僚思想。在現代社會,這種管理隻能帶來消極怠工,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關係緊張和效率低下。因此,不少人認為現代管理的職能主要是服務職能,也就是管理者要注重提高服務質量,讓被管理者盡可能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這種管理仍然不能徹底解決某些員工的懶惰問題,甚至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職員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管理者就是他們的服務員,這就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像狼王一樣身先士卒。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現代企業中,無論怎樣給員工提供便利的工作環境,如果企業主和管理者作風輕浮、紀律渙散、工作馬馬虎虎,員工們也不會全心全力地為企業努力工作的。他們雖然是部下,但是人格是平等的,他們內心裏無法忍受雙重標準。

許多民營企業創業之初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能夠身先士卒,忘我工作,給員工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使得整個團體很富有朝氣。雖然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並不一定要求每位管理者都到第一線工作,但至少要到基層鍛煉,把自己積極工作的精神傳遞給基層,至少公司的規定自己要帶頭執行。許多公司在招聘管理者的時候,要讓新來的管理者到基層工作一段時間,隻有表現積極,得到基層員工普遍肯定的才能被留用。這一方麵是為了使管理者了解公司第一線的生產情況,另一方麵也是向第一線的工人展示管理者的敬業精神,可謂一石二鳥,既教育了管理層,也教育了第一線的產業工人。當年鬆下幸之助在創業時,每天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地點站在門口向上班的員工問早安,每天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員工們看到老板如此努力工作,也就不自覺地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