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狼性管理隊伍(5)(1 / 2)

“執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業的整體素質,也反映出領導的角色定位。領導不僅僅要製定策略和下達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執行力。企業的各級領導都應該身先士卒地執行任務,並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和彌補策略計劃的不足,這是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領導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策略,一手抓執行,兩手都要硬!策略和執行對於企業的成功來說,缺一不可,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策略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指南,由策略再去導出各式各樣的執行方案。在製定策略的時候必須考慮執行力問題,好的策略應該是與企業的執行能力相匹配的。

許多人認為領導就是製定策略,而執行屬於細節問題,不值得領導費神。這些領導認為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於描繪企業遠景,定好策略,至於執行嘛,那是下屬的事情,作為領導,自己隻需要授權就行。這個觀念是絕對錯誤的。相反地,執行應該是領導最重要的工作。實際上,真正優秀的領導製定策略之後,會身體力行地參與執行,隻有在執行過程中才能夠準確及時地發現執行是否能夠實現策略,原來的策略有哪些應該調整,這樣才不至於因環境的變化而導致策略的失敗。如果領導角色定位錯把忽視執行當成必要的授權,等到發覺策略不能執行,這時候再修改調整策略,可能已經晚了。

前人常說,領導者不必事必躬親,諸葛亮事必躬親,導致積勞成疾,不幸早逝。但是,企業領導想想:有誰比自己更了解企業的人員、營運以及企業所麵臨的內外環境?執行是在總的指導原則下去實現一些具體的目標,有沒有偏離總的指導原則,隻有領導者的心裏最清楚,所以領導者不參與執行是不行的。當年諸葛亮死後,他的後繼者缺乏他這種執行能力,結果蜀漢政權很快就滅亡了。

提倡企業的執行能力,並不是要讓企業領導事必躬親,但企業領導應該在加強自身執行能力的同時,重視培養下屬的執行力。作為企業領導,一方麵自己要身先士卒,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同時還要要求下屬及所有員工,向自己的工作標準靠攏。

當然,領導不可能經常親自去強調員工必須要像自己一樣對待工作,但可以通過企業文化來影響所有的員工。領導要親自帶頭執行企業的計劃命令等,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企業執行文化,讓每一個員工都積極去執行企業的任務,積極思考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執行。良好的企業執行文化,還要求員工在用心做事的同時,講究速度、質量、細節和紀律。這也需要領導者首先做出表率,就像狼王在考察“前線”時,自己首先要遵守紀律,屏住呼吸,不能讓敵人發現狼已經潛伏到了它們的身邊,否則隻會帶一個壞頭,隻會讓事情變得糟糕起來。現代企業的領導人,應該學學狼王的身先士卒,帶好自己的隊伍。

企業要重視培訓員工的技能

狼的生命是短暫的,狼群的數量是有限的。在狼群裏,任何一隻狼死亡都會削弱狼群的戰鬥力。因此,狼王為了防止青黃不接,特別注重培養“人才”,培養幼狼的生活能力。在狼群裏,老狼和大狼總是不斷地教導或者提醒幼狼,讓幼狼們從小就能夠團結在一起,接受狼群的社會秩序與傳統。成年狼有空就和一些幼狼嬉戲,向它們傳授經驗,讓幼狼學到未來可能承擔的領導能力,了解到整個狼群的未來發展趨勢等等。

狼是天生好奇的動物,它不會將任何事物視作理所當然,它們喜歡親身去體驗和研究陌生的事情。一根馴鹿的骨頭,一隻鹿角、一塊野牛皮、一顆小鬆果,或者露營者遺留的登山背包,以及裏麵所包含的各種物品,都可能讓狼感到驚異與神奇,都有可能成為狼的玩具。狼喜歡神秘、新奇的發現和意外驚喜,通過觀察,它們會從中學到許多知識,而且會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去學習,即使是在忙碌的狩獵期間,狼也會表現出對環境高度的好奇心。

狼在培育幼狼方麵,具有高超的智慧。狼會在幼狼有獨立能力時堅決離開它,以鍛煉它們的獨立生存能力。和人類一樣,狼也明白,送給人一條魚,隻能讓他一天不挨餓;教他釣魚的方法,可以讓他一輩子不挨餓。它們從小就培養幼狼的獨立捕食能力,有時候它們會叼來一些受傷的小動物,讓幼狼自己去捕殺,以培養幼狼的進攻能力。

狼這種培育幼狼的方法對我們現代企業培訓員工頗有啟示意義。許多企業都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麵:一方麵人才市場上人才過剩,一方麵企業又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為什麼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代社會人心比較浮躁,企業總想一步到位招到熟練的員工,想盡法子到處挖人。既然企業有這樣的心態,員工為什麼不可以有這樣的心態呢?所以,頻繁跳槽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隨時都會造成企業崗位缺人,公司運營受到影響。解決這種局麵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呢?采取同樣的手段“空降”?這樣並不劃算:一是提高了人力資源的成本;二是“空降”者不熟悉企業文化,在短期內不會創造價值,而且“空降”者是否可靠,是否有被別人再次挖走的可能?這是難以把握的。因此,與其“空降”,還不如自己平時多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