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主管的任務,是將抽象的目標轉為具體的行動,將高層主管所期望的目的,轉變為可管理的活動,並促使團隊的成員,既有意願也有能力去實現。要實現這一切,需要清晰的思維,嚴謹的計劃,豐富的創意,與貫徹執行的毅力,以及融洽的人際關係等。
在一個企業中,僅僅讓管理層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處在一線的員工也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雖然他們做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但是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如果員工的責任心不強,質量就容易出問題,特別是銷售一線的銷售人員代表公司的形象,如果銷售人員責任心不強,就會影響公司的市場。而一個企業產品的質量有問題,或者市場形象不好,就失去了生存的血液,必然會走向滅亡。一般而言,企業管理是比較強調一線員工的責任心的,但大多是從製度方麵入手。其實,最好的強化員工責任心的方法是管理者的模範作用。就像狼群,它們根本沒有什麼管理條例,但是狼王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勵著其他狼自覺地對自己的組織負責,因而它們能始終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企業需要員工像狼一樣有耐心
經常重複同一件工作,或者做相似的工作,或者做瑣碎的工作,都會讓人覺得煩悶、乏味,容易使人失去對工作的耐心。一個對工作懷有滿腔熱情的人,不僅可以跟大家分享工作的快樂,還可以自得其樂。當你孜孜不倦地工作,並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顧客滿意時,你所獲得的報酬就會不知不覺地增加……
如果你遇到一件值得為它付出的事情,就應該毫不厭倦地把它做到底,成就最鍾情於那些能夠持之以恒做好某件事情的人。初涉職場的年輕人,很少有被公司馬上委以重任的,他們首先做的往往就是公司內部的一些瑣碎工作。但是,絕不要小看這些瑣碎工作,更不能敷衍了事,因為人們對你的評價,往往是根據你對工作的完成情況作出判斷的,如果連小事都做得潦草,別人還怎麼敢把大事交給你呢?還有一些人,因為長期於同一種工作,覺得沒有發展前途,便失去了耐心,於是頻繁跳槽,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但是,你仔細想一想,做好一件小事情、簡單的事情都沒有耐心,別人怎麼會相信你能做成大事情呢?因此,在一家企業裏,最優秀的員工不一定是最有才華的員工,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員工,但一定是對工作最有耐心的員工。隻有“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就幹好一行”的員工才能夠徹底地做好工作。許多工作需要的就是耐心,沒有耐心,以浮躁的心態幹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功。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狼學習。狼永遠都處於高度的亢奮狀態,它們在追蹤獵物的時候,有時一連幾個星期都不休息,不動聲色,耐心地等待和尋找戰機。
在北美茫茫的大草原中,狼和北美馴鹿兩種強悍的動物常常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馴鹿身材高大,雄鹿站立的肩高通常達到2米,能以1.2米的跨幅奔跑,往往數千隻地成群生活在一起。麵對這樣的龐然大物,狼群怎樣才能吃到它們呢?雖然狼群不敢貿然出擊,但絕不畏懼,並表現出驚人的耐心等待時機。它們通常會派幾匹狼在馴鹿群旁不停地窺視,伺機攻擊。發現有機可乘時,狼群便一哄而上。
狼鬥馴鹿是憑耐力取勝的。狼群突然衝向馴鹿群,會引起馴鹿的恐慌,使得它們紛紛逃竄,這時,就會有某隻狼斜衝到馴鹿群中,咬破某一隻易於攻擊的馴鹿的腿,然後再放過它,讓它逃跑。狼群在攻擊某一隻馴鹿時,周圍強健的馴鹿因隻顧著自己逃跑,並不援救同胞。
狼群一天天地重複著這些故技,一隻隻馴鹿相繼受傷,並失掉大量的血液、力氣和反抗意誌。狼群則耐心地等待時機,定期地更換角色,使得受傷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創。等到受傷的馴鹿極為虛弱,不再會對狼群構成威脅時,狼群才最終對它們予以捕殺。
這麼多天不停地向馴鹿展開“車輪大戰”,是需要耐心的。有些狼早就饑腸轆轆,差點就要在這種煎熬中餓死。為什麼狼群不直接在第一時間捕殺受傷的馴鹿呢?因為馴鹿體型大,如果踢得準,一蹄子就能把狼踢得非死即傷,所以它們隻能耐心等待,直到受傷的馴鹿徹底失去反抗的能力,才予以一舉殲滅。在這一過程中,狼群表現出來的忍耐精神,不能不令人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