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就是堅持一個過程、等待一段時間,並默默地奮鬥下去,直到成功;忍耐也需要把痛苦的感覺或不良情緒抑製住,不使其表現出來,這需要有頑強的意誌。縱觀成功的企業與個人,他們大多具備這樣的品質,都是在忍耐中不斷成長壯大的。
聯想集團的接班人楊元慶和郭為是許多企業經理羨慕的對象,因為他們能夠有幸接管中國電腦業的“巨人”。殊不知,他們是經過了多少年的“折騰”性培養訓練,才練就了一副忍耐的硬本領。在聯想裏,他們幾乎是一年換一個新崗位,而且必須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十幾年下來,他們幾乎成了“全才”。聯想的首任CEO柳傳誌為什麼要這樣“折磨”這兩位優秀的人才呢?因為這是對他們忠誠和耐心的考驗。一個對公司不忠誠的人怎麼能得到公司的信任呢?一個對工作沒有耐心的人怎麼能夠領導一個企業呢?那麼憑什麼標準判斷一個人的忠誠與耐心呢?不停地“折騰”,反複調換工作崗位,忠不忠誠,有沒有工作耐心,從他能不能毫無怨言地認真負責完成不同工作崗位上的任務就可以看出來。楊元慶和郭為在反複“折騰”中所表現出的對公司的忠誠和對工作的耐心得到了柳傳誌的認可,所以他們倆很幸運地成了聯想的第二代接班人。
在現代企業中,不僅高層領導人要具備忠誠和耐心,管理人員和一般的員工同樣要具備忠誠和耐心。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耐心的員工,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
耐心首先體現在對目標的專注上。狼的耐心之所以令人欽佩,是因為它們能夠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捕獵的目標上,一心瞄準獵物,不達目的絕不放鬆。它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達到目的、實現目標,不管是咆哮,還是奔跑。狼在追殺羚羊時,一旦瞄準了追擊目標,就會毫不猶豫地一追到底,不管身邊有多少觀望的羚羊,它們都不會掉頭改追這些更近的獵物。在這場較量中,羚羊累了,狼也累了,誰的速度和耐力稍勝一籌,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最後,由於狼選擇的羚羊是自己有把握的,狼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後背,羚羊被絆倒了,狼一口咬住羚羊的脖頸,直到羚羊斷了氣,狼還在喘著粗氣。
在追擊過程中,狼為什麼不改追那些離自己更近的羚羊呢?因為羚羊特別能跑,它百米衝刺的爆發力是豹子都自愧不如的,狼如果丟下那隻跑累了的羚羊,改追一頭站在身邊以逸待勞的羚羊,結果就會一隻也追不到。
然而,許多自恃聰明的人往往不能做到這些,無論是對待情感還是事業,許多人總是左顧右盼、遊移不定,要麼沒有任何目標,要麼有了目標卻無法堅持。在企業裏,有些領導製定了一些方案,執行一段時間後,感覺換一種方式會更好一些,於是又重新執行另一種方案,結果往往是這種方案廢棄了,那種方案因為太倉促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某些員工在實際工作中,開始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幹,後來又覺得該按自己喜歡的先幹,結果一會兒難一會兒易,弄得工作一點頭緒也沒有,效率十分低下。在現代社會,誘人的行業太多了,這山看著那山高,結果不斷地轉換自己的行業,到頭來一件事也沒有幹成功。專注,已經成為一個人是否能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心無旁騖,鎖定目標,是人類需要從狼身上學習的一種重要的素質。
我們做任何事情,不但要專注,還要像狼那樣對自己的任務毫不厭倦。有人曾經用電子儀器跟蹤觀察了狼幾天的捕獵行動,結果發現,在這幾天裏,狼群在觀察並監控被它們盯上的獵物時,絲毫沒有半點厭倦、心煩的跡象,它們一直精神飽滿、全神貫注地執行自己的任務,從不毫無目的地追逐或騷擾獵物,看上去它們好像隻滿足於做觀察者,實際上卻在對被追捕獵物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加以綜合分析。
然而,很多人對待任務的認真態度還不及狼的萬分之一,在工作中,他們總是十分浮躁,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小事,其實,做大事的都是從認真做小事開始的。
有一位優秀的郵差叫弗雷德,中等身材,蓄著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盡管外貌沒有任何出奇之處,他卻能夠用真誠和熱情的自我介紹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