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業皇帝:迪斯尼
沃爾特·迪斯尼(1901~1966),美國現代卡通片和迪斯尼樂園的創始人。他生於美國芝加哥附近的一個窮人之家。他從小喜歡畫漫畫、寫幽默笑話和戲劇表演。無論發生什麼生活變故,從事什麼工作,他都一直癡迷自己的愛好。18歲之後,他決心自己幹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沒錢甚至賠錢,都堅持不懈。1923年,他獨闖好萊塢之後,以百折不撓百折不撓: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誌堅強。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誌,終於打出了自己的天地,成為億萬富翁,並且為人類創造出不朽的娛樂世界。
艱難的迷途
1901年12月5日,做生意和搞經營都不順利的伊利亞斯·迪斯尼迎來了他的第四個兒子。他給這個兒子取名為沃爾特·迪斯尼。
在沃爾特4歲多的時候,父親在芝加哥維持不下去了,就來到馬瑟琳鎮,買下了一座占地18萬平方米的農場,又開始了新的工作。
幼年的沃爾特每天跟在母親身邊幹力所能及的活,喂豬、喂雞、給奶牛添飼料等等。這個瘦高的幼童,長著一頭蓬亂的黃發,總是不停地跑動。不管誰喊他,他立即就跑到呼喊者的身邊等待吩咐。這個天真的孩子,好像還不知道什麼是累。父親讓他把豬趕到野草較多的地方,以便讓豬學著吃野草,沃爾特不是友好地把豬趕到該讓它去的地方,而是騎到豬背上,讓豬馱著他走。豬是不容易馴服的。沒有幾個孩子能夠穩穩當當地騎在豬背上,讓豬馱著走。可是,沃爾特辦到了。他還以此為自豪,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當然,他對小豬是訓練加收買。為了討好讓他騎的小豬,他把自己和小妹妹用過的奶瓶偷出來,灌滿牛奶,喂讓他騎的豬。豬是很認吃的。沃爾特經常喂牛奶的那隻豬,跟定了沃爾特,他走到那裏,豬就跟到那裏,活像一條狗那樣馴服。
沃爾特在農場廣闊的田野上一天天長大。他熱愛這田園風光,經常到各處遊玩,尋求新鮮事物。他對樹林中的各種樹木都充滿了興趣,而對於各種動物更是感覺好奇。童年的沃爾特,已經學會了觀察。他很欣賞樹林裏兔子、狐狸、鬆鼠、浣熊們自由戲耍的動作,也喜歡烏鴉、鷹、啄木鳥、雲雀、燕子等鳥類的鳴叫與飛翔。在農場與大自然為伴的歲月中,沃爾特也做過懊悔的事情。有一次,他在自家的果園中玩耍,突然看見一棵老蘋果樹幹上有一個貓頭鷹做的窩,一隻貓頭鷹正在自己的窩裏蹲著。好奇的沃爾特走過去伸手想摸那隻貓頭鷹。可是,他的小手剛伸出,就被貓頭鷹狠狠地抓了一下。貓頭鷹把沃爾特當成了敵人。沃爾特的手被抓破了。這可把他惹惱了。他不顧一切地揮拳把那隻貓頭鷹打到地上,又上前一腳踩在它身上,等他冷靜下來時,貓頭鷹早就被他踩死了。看著死去的貓頭鷹,沃爾特心裏很難過。他挖坑把貓頭鷹埋了,還給立了一塊小墓碑。這件事使善良的沃爾特懊喪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農場的生活是快樂的,他和妹妹在父親的視野之外可以盡情地玩耍。有一次,沃爾特突然產生了繪畫的念頭。正好父親到鎮上去了,他們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了。沃爾特從油桶中取出了煤焦油,在自己家平整潔白的牆壁上畫了起來。妹妹提醒他,要是煤焦油擦不掉可就糟了。沃爾特認為能夠擦掉。於是,他就在自家房子的牆壁上畫起了房屋。等到妹妹發現不能擦掉時,他已經把能畫的地方都畫完了。他們驚恐地等待著父親的懲罰。父親從鎮上回來後,看見潔白的牆壁被兒子畫得亂七八糟的樣子,非常生氣。但他卻沒有懲罰小兒子,也沒把他亂畫的東西擦掉。直到搬家,沃爾特畫的圖畫都保留在那裏。
1909年冬天是伊利亞斯家最不幸的日子。伊利亞斯患了傷寒,不久又轉為肺炎。母親弗洛拉賣掉了仙鶴農場。四年的辛苦勞動,最終換得的仍隻是當年購買這座農場的價款。
來到堪薩斯市後,童年那寧靜的氛圍被城市的喧囂給打破了。沃爾特眼中看到的盡是寬闊的馬路;馬路上擁擠的汽車和電車;矗立在馬路兩邊的高樓;戲院裏通明的電燈;馬路上到處都是叫賣聲、馬車的隆隆聲、飛馳而過的警鈴聲;這一切都讓他感到莫名的興奮。他經常去弗蒙特公園,那兒離他家隻有兩條街遠。他覺得這個公園仿佛是一個遊戲宮,有發亮的白色大樓、音樂和其它許許多令他著迷的東西。
伊利亞斯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再也不能從事體力工作,於是他就改行賣報紙。他買下了為一千戶人家投遞報紙的專賣權。
家庭經營的性質改變了,但強迫兒子參與的做法卻絲毫沒有改變。弗洛拉負責把男孩子們送到附近的本頓小學上學,但伊利亞斯堅持要孩子們天天去送報紙。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夜裏三點半就得起床到送報車那兒領報紙。伊利亞斯要求孩子們仔細卷好每份報紙,把它投到訂戶的門廊裏。下雨時則要把報紙放在紗門或者禦寒的外門內。
要送的報紙越來越多,伊利亞斯覺得必須另雇一些報童。他聲稱負擔不了額外的開支,還責怪兒子們不能幹,連原來就少得可憐的一點報酬也給取消了。每當下雨下雪時,沃爾特最喜歡送最後一站的報紙,因為那裏是一幢裝有暖氣的公寓。他可以一層一層地在走廊送報紙,隻有在這裏才感到有些暖意,他時常還在角落裏小睡一下,但每次總是一驚而醒。一醒來又弄不清自己是不是已送完了報紙,也害怕上學遲到。
小沃爾特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也有自己高興的事。這時候他喜歡上了馬戲。市裏的馬戲團來時,他就會跟著馬戲團穿大街走小巷,常常把身後的小露絲落下老遠。馬戲團走後,他便會把小露絲和鄰居家的孩子召集起來,仿照馬戲團的樣子,將一輛大蓬車改裝成遊行車。這也可算沃爾特第一次製作卡通片了。妹妹露絲出了麻疹,他便陪著她在一起,並且畫畫給她看。有一次他快速翻動一套畫時,發現畫中的人們仿佛在動,這就是卡通的雛形。
沃爾特的少年時代是在本頓學校度過的,這是一所八年製的學校。盡管母親經常指導他學習,但他的成績卻並不好。
上美術課時,盡管他那引人注目的具有獨創性的素描總是不符合老師的要求,但也顯示了他的才能。有一次他畫了一些有人的手和臉的花朵。這些素描讓他的老師們感到困惑,因為他們是要學生照著實物畫真花的。
沃爾特看任何事物都有其獨特的見解。慢慢地,他開始喜歡漫畫,先是仿照雜誌上的漫畫來畫,技藝隨之不斷提高。有一次他去理發店畫了一張畫,上麵畫出了來理發的人的各種姿態,店老板感到很有意思,並將它掛了起來。老板讓沃爾特每星期為他畫一張,之後他就可以免費理發。沃爾特高興地答應了。
沃爾特在學校裏還喜歡演戲,1912年11歲時,他結交了他哥哥離家後的第一位新朋友。有一回他去看同班同學華特,那時華特正患腮腺炎在家養病。沃爾特也得過這種病,所以他不怕被傳染,走進華特的臥室並畫畫給他看。兩個人都對演戲深感興趣。每天下課後兩人就扮成“吉米·戴爾”,表演他的驚險活動。兩個人很快就變得形影不離形影不離:形容彼此關係密切。。沃爾特逐漸成為法伊弗家的一位常客。法伊弗先生是位德裔,對任何事情都很樂觀,他總是不停地笑,他鼓勵兩個孩子交朋友,還幫助他們表演喜劇,彈鋼琴給他們伴奏。他喜歡在周末帶他倆去看電影,沃爾特就是這樣開始感受到電影和查利·卓別林的藝術魅(mèi)力的。法伊弗家的溫暖和快樂與自己家的嚴肅和節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沃爾特呆在法伊弗家的時間比呆在自己家裏的時間越來越長。
沃爾特逐漸喜歡上了電影裏的小流浪者,不久就失去了對“吉米·戴爾”的喜愛,改為扮演“查利”了。每次看完馬戲回來,沃爾特和華特就會模仿馬戲的雜耍表演和歌曲,並模仿無聲電影裏逗笑鏡頭。法伊弗先生精心指導兩個孩子如何表演。同時他倆在學校裏也開始表演起來,沃爾特把滑稽的衣服讓同學穿上,並表演許多有趣的動作,他的《照相館中的快樂》很受大家歡迎。在這個劇中,沃爾特演一個滑稽的攝影師,他讓同學們站在照相機前擺好姿勢。可是到照的時候,照相機裏忽然噴出一股水來,弄得同學一臉一身。等他從相機取出照片一看,隻是沃爾特自己畫的一張怪樣子的卡通畫片。於是觀眾都大笑起來,誇沃爾特演的棒。
已上五年級的沃爾特在這一年的林肯紀念日那天,拿了父親的大禮帽,燕尾外衣,又在自己的下頷上貼上皺紋紙做的胡子,而頰上再型一個疣,便裝成了林肯的模樣。這一次校長也被逗樂了,並讓他到各個班上去模仿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著名演講;效果也特別地好。
沃爾特開始了演戲生涯,他與華特在當地戲院的業餘之夜演出了《卓別林和伯爵》。沃爾特這次穿上了父親的褲子和工作服,戴上了大禮帽,粘上了山羊胡,成功地扮演了卓別林,並且得了第四名和二毛五分錢的獎金。沃爾特怕父親知道他演戲,到了晚上就悄悄從窗戶爬出去,接連又與華特合演了幾出滑稽戲。
1917年6月,沃爾特從本頓學校畢業。他向聖路易斯州際新聞公司聯係申請了一份暑期的工作。他到公司領了大籃子,裏麵裝著水果、花生米、爆米花、糖果和汽水,開始了在火車上賣食品的暑期旅行。有時他把籃子放在攤位上就離開了,再回來時卻發現不是少了糖果就是丟了香煙。更使他感到為難的是,公司常給他太熟的蘋果,以致往往還未賣出就已爛了。
經過一個暑假的磨礪,沃爾特日益成熟,但是付出的辛苦勞動卻沒賺到錢,在火車上汽水瓶不斷丟失、籃中東西時常不翼而飛不翼而飛:沒有翅膀都能飛。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列車長又不允許他賣爛蘋果,結果損失慘重。哥哥羅伊也真心勸沃爾特不要再幹下去了,羅伊現在堪薩斯市的一家銀行當出納員。沃爾特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哥哥的意見。於是他決定回到芝加哥的父母身邊去過他的中學生活。
秋天沃爾特在當地的麥金利中學注冊上學。他把自己的一些素描交給了校報,遂被請去幫忙編輯漫畫。很快他就成為校報的美術小編輯。這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就到芝加哥美術學院報名上了夜校,學習解剖學、寫作技巧以及漫畫。他的老師在當時也頗有幾分威望。其中有他當時最喜歡的漫畫家萊羅伊·戈塞特。
沃爾特常常在自己的屋裏畫畫,在沒畫成功以前,他是不會將畫拿去給別人看的。同時他還收集笑話以用於漫畫。經過整理他試著把其中最有趣的講給父親聽。起初父親聽後一點笑容也沒有,但過了兩天他卻一臉嚴肅地對沃爾特說他想了想覺得他講的笑話很有趣。
畢業後不久,不滿16歲的沃爾特把自己的創作寄給芝加哥《金聲》雜誌。這些漫畫既活潑又不乏幽默,所以,獲得了采用。這對於沃爾特是個極大的鼓舞。不久,他又為這家雜誌送去攝影作品,也被采用了。盡管收入很低,幾乎不能靠這些收入養活自己,但為了自己的愛好,沃爾特咬牙堅持著。他一邊為雜誌服務,一邊學習繪畫理論和解剖課程。他還拜《芝加哥論壇》的一名漫畫家為師,集中心思學習漫畫藝術。
一個無名少年,靠畫漫畫是無法養活自己的。父親不僅不願意供養他去學繪畫,而且還指望兒子為他賺錢。父親無法理解兒子為什麼如此喜歡娛樂?他在為兒子擔心,靠娛樂能夠生存嗎?任何父親都有心疼兒子的一麵。當沃爾特參加藝術學校函授班需要學費時,父親還是為他付了學費,條件是,必須通過工作來還錢。為了生存,也是為了還父親的錢,沃爾特不得不找工作幹。他先到父親投資的果凍廠幹了幾個月,給的工資是每周7元錢。過了一陣子,他覺得沒意思,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到威爾遜大道的高架鐵路線當了一名警察,這裏每小時可掙40分錢。這個尋找新奇的少年,除了畫漫畫,什麼也引不起他的興趣。所以,這份警察差使,他也隻幹了幾個月就辭掉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郵局的招工廣告,覺得這工作也許有意思,就前去應聘。結果,他被錄取並分配去幹郵政速遞業務。
沃爾特在這項工作中找到了興奮點。他每天免費搭乘電車和高架鐵路火車,在市內到處奔波,去遞送那些速遞信件。這工作對於一個少年人來說,確實很新鮮。每天他都能發現新鮮事物。在繁忙的工作和新鮮的刺激麵前,沃爾特過得很充實。但他沒丟掉自己的愛好,還是天天畫漫畫,沒完沒了地畫。在繪畫的同時,他又喜歡上了攝影。他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買了一架照相機。
在速遞局工作期間,他乘夠了火車和電車,開過卡車,還趕過一段時間的馬車。在趕馬車取信的過程中,他想起了在農場時的情景,和那匹拉車的老馬交上了朋友。他一出郵電局的大門,就可以躺在車裏想他喜歡的事。那匹老馬會按照走慣的路走下去,不用擔心它會出什麼問題。每到一處郵箱時,老馬會自覺停下來。這時,沃爾特就下車取信。當取完信,沃爾特回到馬車上,不用說什麼,老馬會自動前進。這使沃爾特很省心,也有了大量的精力去構思他的漫畫。
正當沃爾特·迪斯尼陶醉於工作的歡樂和畫漫畫的愉快中時,歐洲戰場傳來喜訊,盟軍遏止了德軍的進攻,盟軍將領福煦元帥正組織部隊反擊。喜歡冒險和善於投機的美國青年都想到快要結束的歐洲戰場一顯身手,因此,都急著報名參軍。沃爾特也加入了積極要求參軍的行列。經過一番努力,沃爾特在虛報年齡後,被批準參軍了。
1918年11月,快滿17歲的沃爾特登上了去法國的運牛船。臨行時,母親流著淚盼他早日歸來。女朋友說,等他一回來就同沃爾特結婚。當沃爾特來到法國戰場時,這裏的戰爭已經結束,給他們留下的任務是運送傷員和物資。
戰爭結束後,鬆散的美國兵開始陸陸續續地離開歐洲回國。沃爾特沒有接到回國的命令,所以,暫時還留在法國。沒有多少任務,整天閑呆著,他就開始畫漫畫。認為畫得不錯的,他就寄給國內的《生活》、《鑒賞家》等雜誌。可是,這些畫都被退回來了。他還應邀為士兵們畫漫畫。他們把沃爾特畫的畫寄回自己的家中。他是開救護車的,有一次心血來潮,就在自己開的救護車的帆布棚上畫了一個美女。
就在沃爾特閑著無聊的時候,一名來自美國的小商人看到了發財的機會,於是,邀請沃爾特與他一起做生意。這位美國生意人發現,那些準備回美國的士兵,都想帶上一點戰爭紀念品,在各種紀念品當中,最受歡迎的是德國兵的鋼盔。有一天,商人見到了沃爾特畫在綁腿上的偽裝迷彩,就想,如果在鋼盔上也畫上一個戰爭場景,那一定大受歡迎。於是,他就讓沃爾特為他在鋼盔上繪漫畫,每畫一個鋼盔,就付給沃爾特5法郎。沃爾特欣然接受了。就這樣,兩個人合夥做起了戰場生意。沃爾特設計了一個狙擊手瞄準射擊的姿勢,畫在鋼盔上效果很好。這次合作不僅滿足了沃爾特的興趣,還使他賺了不小的一筆錢。他把這些錢拿出一半寄給母親,讓母親接到錢後先給妹妹買一塊表,再把剩下的給他存起來。
沃爾特在歐洲戰場上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然後隨美軍回國。
從歐洲戰場歸來,不滿18歲的沃爾特已經長成了身高1.7米左右的個頭,從外表看,更像是個大人了。父親為他在果凍廠找了份工作,可是,沃爾特不願意幹。父親生氣地對他說,從戰場歸來找工作的人有的是,這份工作人家都爭著幹。然而,兒子不願幹,老子也沒辦法。父親就問沃爾特,“你究竟想幹什麼?”
“我想當一名畫家。”沃爾特回答說。
“當畫家會沒有飯吃的,你靠什麼生活呢?”父親擔心地問。
“我也不知道。”沃爾特說。
沃爾特開始尋找既能繪畫、又能謀生的工作。他帶著自己的作品開始推銷自己。他先來到《星報》,得到的答複是,報社不缺漫畫家。之後,他又到堪薩斯市的《日誌報》去找位置。盡管那裏的接待人員把他的漫畫高度評價了一番,給他的答複卻是,這裏不缺搞漫畫的人。在沒有報刊和雜誌雇傭的情況下,沃爾特找到一家廣告公司,為人家去畫廣告。經過一段試用之後,當老板告訴他每月的工資是50元時,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沃爾特於1919年10月被正式雇為一名藝徒,當時正是在為聖誕節準備的旺季;到了11月底他卻被公司莫名其妙地辭退了。沃爾特並不為此而難過,他自信現在已經可以作商業美工以維持生計了。同時為了積攢一些現錢,沃爾特又像從前沒錢時那樣,到市中心郵局找了一個分檢和投送聖誕節郵件的臨時工作。
這天他和一個叫烏比的朋友考慮了很久,決定兩人一起做自由職業插圖畫家。沃爾特給烏比口袋裏塞了10元錢叫他回家挑選作品,然後由他帶上兩個人的作品去見一份雜誌的主編。年輕的沃爾特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硬是把這位主編給說動了心。沃爾特保證,如果給他們機會,他倆可在城中每處用餐之處畫上具有同樣魅力的畫,而主編則可獨家用他們的插圖賣出廣告。這位主編答應一周付給他倆10美元,並在他們小報社裏免費提供一間畫室。其實那也無非是辦公室原來的一間多餘的廁所,除了一個水池和抽水馬桶外一無所有,但沃爾特一點兒也不覺得難堪。他考慮良久決定打電報向母親要自己存的錢,請她立即給他電彙500美元來。
母親在父親的指令下隻給他寄了250美元。就是用這點錢,他買了書桌,畫架、畫板和噴槍。
很快,依維克·迪斯尼公司就開始掛牌營業了。新公司辦理繪製普通畫、美術字和漫畫創作業務。沃爾特明白當務之急是趕快尋找新客戶,由於烏比沒有推銷才能,於是這項任務就落到了沃爾特身上。他是個天生的鼓動家。他訂下的最佳方案就是跟全市的印刷廠攬生意。他設計並製做一張精美的合同。大多數印刷廠在看過沃爾特的樣品後還是簽了約。蒼天不負有心人,到第一個月營業結束之時,兩個合夥人淨賺了135美元,雖說不算太多,但也比原來在公司作藝徒時所得要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