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1955年~)生於美國西雅圖。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蓋茨從小就好學、奮進,有遠大的誌向。小學時,他被譽為“神童”;中學時,他迷上了計算機,成了編製程序的高手。1973年,蓋茨18歲,考進著名的哈佛大學法律係,但是他迷戀於計算機。1975年,年僅20歲的蓋茨,就毅然決定離開哈佛大學,與22歲的好友艾倫,創辦微軟公司,專門從事微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並擔任微軟公司的董事長。從此,他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發展這項高科技的事業中去。
比爾·蓋茨是一個創造奇跡的人物。他最先把計算機軟件產業化。他創造出了從係統軟件到應用軟件,從計算機的簡單的功能到多媒體技術,從單機應用到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個又一個技術奇跡。與此相應的是,他白手起家,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成為世界級的巨富。他的財產已經高達數百億美元。
調皮的神童
比爾·蓋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國西北部城市西雅圖。父親是個有點名氣的律師,母親是位金融家的女兒。顯然,這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
童年的比爾·蓋茨生著一頭黃色的頭發,一雙有神的眼睛,一隻高高的鼻子。這個身體健康的小男孩對於孩子們聚在一起的追逐和跑跳似乎不感興趣,而願意一個人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比爾的家庭是和諧幸福的。父母都很有教養。他們重視家庭生活。父親不管工作多忙,在晚餐和節假日,盡量使全家人在一起度過。在孩子們的記憶中,一家人總是利用晚餐時間,在一塊兒邊進餐,邊親密友好地交流和討論。每當這時,孩子們在父母麵前,都享有平等發表各自意見的權利。父母的發言,也僅僅是發表個人意見,而決不用命令的語氣。父母對孩子們的友好與親近,為孩子們發展自己的個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蓋茨家族在被稱作“最後邊疆”的地方度過了十多年。在這裏,老蓋茨和很多人一樣,搞起了家具經營業。他的運作方式是免費向探礦者提供家具,作補償,探礦者分一部分礦產給他。當時隻有8歲的威爾則是那些從世界各地洪水般湧入美國的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受戰爭影響,蓋茨一家搬回了普格特奈德,回到了迅速發展的海軍船塢城市布雷默頓。然後是買房,並與一個人合夥成立了一家二手貨家具公司,叫做美國家具公司,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發展成了銷售新貨的家具公司,並在布雷默頓立住了腳。
家具公司越辦越紅火:規模不斷擴大,業務不斷拓展,於是年輕的威爾當上了經理,威爾屬於典型的美國人,性格開朗,善於交際,幾乎參加過當地每一個民間組織和社交俱樂部,因此很得人心。沒多久,1925年,他的兒子威廉·享利·蓋茨第三出世了。
微軟蓋茨的父親綽號“比爾”,他繼承了蓋茨家族的企業家天賦。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和鄰居家的孩子辦起了報紙並受到了當地人很大的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報國的熱情深深地激蕩著威廉,於是他扛上槍穿上軍裝出發,並在戰爭中獲得了少尉軍銜。
戰爭結束後,他上了華盛頓大學,在那裏學習法律,後來成為布雷默頓的助理律師,並與大學裏結識的一位年輕女教師瑪麗·馬克斯韋爾結了婚。
瑪麗.馬克斯韋爾和小威廉·亨利於1951年結婚。瑪麗在布雷默頓中學教了一年初中後轉到北西雅圖繼續教書。在此期間,小威廉·亨利參加了西雅圖律師事務所。
比爾.蓋茨的父母係家族都不屬於墨守成規的類型,他們氣度非凡,文質彬彬而又樂於進取,這不能不對比爾蓋茨有一定的影響。他的父母原是上層人物,卻沒有太平洋地區冷淡的禮貌;他們很富裕,卻從不為此而炫耀,他們可以招搖過市地活著,卻異乎尋常地謙遜。在十足中產階級的韋奇伍德地區暫住後,他們搬到了西雅圖雖然宜人卻很難說是高級住宅區的裏奇景,住進一個不大的、純粹是戰後修建的那種平房。
1953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克裏斯蒂娜出生。1955年,諸聖日前夕的一個星期五,小比爾也來到了人間。
蓋茨生於10月28日晚9點多一點,他的父母昵稱他為“特伊”,以此反映出他名字後麵的三世,盡管實質上他是蓋茨第四,這是他惟一的綽號,家中的人除此以外再沒叫過什麼別的。
小蓋茨慢慢地長大了,他總是顯得與眾不同。
“蓋茨,過來和我們玩!”鄰家的孩子叫他。小蓋茨正騎在一匹玩具木馬上,前俯後仰,自得其樂。他看了夥伴一眼,“我不去,我喜歡騎木馬。”說著又加快了速度,他那搖搖晃晃的樣子,讓人看了直想笑。
似乎隻有這搖搖晃晃才能夠帶給他無限的樂趣。
後來,他一直保持這個獨特的癖好,以至於微軟公司的經理們開會的時候,一大群人坐在靠椅上都隨著他搖搖晃晃地討論問題,這成了微軟公司的景觀。
小時候的比爾·蓋茨性格雖然好動,但是喜歡思考,更酷愛讀書。
這一天,母親瑪麗回到家裏,咦,小蓋茨去哪了呢?她怎麼也找不見,院子的木馬上沒有他的身影。難道在書房嗎?小蓋茨喜歡讀書,瑪麗是知道的,可是威廉的書房都是一些供成年人閱讀的書籍,他能看懂嗎?瑪麗推開了書房虛掩著的門。
果然,小蓋茨正聚精會神地坐在地板上讀書,他讀的書可不是一般兒童喜歡的連環畫,也不是童話的故事,而是《拿破侖傳記》。這讓瑪麗大吃一驚。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特納來做客,他是一位牧師,他聽說蓋茨讀了很多書,就想考考他。
“蓋茨,你讀過《聖經》嗎?”
“讀過。”小蓋茨用他特有的尖聲尖氣的聲音得意地回答。
“那你能給我背誦一段‘登山寶訓’嗎?”
“登山寶訓”是《聖經》中最冗長、最難懂的一段。有幾萬字的篇幅,沒有非凡超群的記憶力,是很難一字不漏背誦下來的。泰勒還沒有遇到過一位能夠背誦“登山寶訓”的人。
隻見小蓋茨坐在沙發上,搖著小腦袋,用他那悅耳的童音開始背誦: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就來到他跟前,他開口教訓他們說……”
聽著蓋茨朗朗有詞的背誦,特納驚呆了。
“他真是一個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我無法想像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具有這麼高的天賦,真是不可思議。”特納說。
在學校裏,小蓋茨更是超出了同齡人許多。他總是用最少的努力得最高的分數,老師和同學們都把他視為天才,因為小蓋茨是個左撇子,同學們就都叫他“左撇子神童”。
“左撇子神童”有著遠大的抱負和誌向,是他的同學們所不能理解的,有一次他對同學說:“與其做一株綠洲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中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而橡樹高大挺拔,昂首蒼穹。”
這一年,在距離西雅圖地麵600英尺高的太空大廈餐廳。
餐廳裏熱熱鬧鬧,幾十號人正在三五成群地議論著什麼。從人們充滿疑惑的表情上看,似乎大家都在焦灼地等待著什麼。
幾分鍾過去了,一切準備就緒。
這時,一個牧師打扮的人帶著小比爾·蓋茨走到了人群中間。老牧師慈祥而凝重,手裏攥著的小孩卻顯得神情慌張,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左顧右盼。
老牧師清了清嗓音,餐廳裏頓時沉寂下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老牧師的發言。
老牧師激動地說道:“今天,我特地在此設宴,款待我身邊這位年僅11歲的孩子,在我所看過的孩子中,他是最了不起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比爾·蓋茨……”。
所有在場的人頓時鼓起了熱烈的掌聲。交口不迭地稱讚這位靦腆的孩子。
這次晚宴是戴爾·特納牧師周年活動的一部分,這是一種用來招待所有那些每年接受他的挑戰並令他滿意的人的宴會。
1966年,沒有人比被稱為“特伊”的比爾·蓋茨表現得更出色。
這個美麗的夜晚記錄著一個傳統,其曆史可以追溯到戴爾。特納牧師在勞倫斯堪薩斯大學教書的日子。那時,每逢一個新的學年開始之日,他總要向學生發出挑戰,看有誰能背誦《馬太福音》的第六、七章。1958年,戴爾·特納退休離開了勞倫斯,回到西雅圖做了西雅圖大學街區大學會眾教堂的牧師。該教堂建於上世紀未,是城中最古老,最有名的教堂之一,它的對麵就是華盛頓大學。
蓋茨一家是教堂的常客,而比爾·蓋茨則是特納牧師堅信禮班的成員。這一星期的星期天早上做禮拜的時候,特納牧師像往常一樣又把這個一年一度的挑戰擺到了他的學生麵前——如果有人能將《馬太福音》(即大家所熟知的“登山寶訓”的那一部分)背出來,他將在太空大廈設宴款待,同時也是他對全體會眾提出的挑戰!
時至今天,特納還清晰地記得那天下午他坐在蓋茨家的起居室裏聽他背誦,這麼多年過去了,將納還不斷地向人們講起這令人難忘的一幕……
接下來的詢問更讓特納驚訝不已,他後來回憶道:“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竟能將這段話如此流利地背下來,而接下來我的提問證明了他對這段話竟有如此深透的理解,有些章節甚至比我理解得還要精妙。總之一句話,這個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感到了他的超乎尋常……”
同年秋季,另外31名大學會眾教堂的信徒也結結巴巴地背出了那篇文章,於是,戴爾·特納牧師帶領著他的32名信徒登上了位於太空大廈頂層的旋轉餐廳,以兌現自己的諾言。
這次晚宴,令比爾·蓋茨飽覽了西雅圖的美景。極目四望,華盛頓大學矗立於東北麵,一旁的華盛頓湖畔就是他家所在的勞雷爾赫特住宅區。東麵是貝爾維尤和雷德蒙德郊區,仰臥於喀斯喀特山脈腳下,他是否知道,13年後這裏將巍然聳立起比爾·蓋茨的微軟帝國。
特納牧師經常這樣回憶比爾·蓋茨:“他是個不服輸的人,隻要是認定的事他就一定會成功。許多其他的孩子出於免費宴會的誘惑也進了教堂接受我的挑戰,然而,隻有比爾·蓋茨堅持到最後並勝利了。”
比爾·蓋茨不僅有超乎尋常的記憶力,而且在他的頭腦裏有許許多多獨特怪異的想法,他常常能夠在別人熟視無睹的地方玩出新的花樣來。比如一隻放在他房間的垃圾筒,經過比爾·蓋茨的擺弄就可成為他進行體育鍛煉的道具。經過反複訓練後,他能夠一下子跳出這種垃圾容器。難得的是,蓋茨的父母並不因為有人在房間裏跳來跳去弄得地板咚咚作響而生氣。相反,他們教導蓋茨要多動腦筋,多動手,要仔細觀察周圍看似平常的東西。蓋茨的父母對蓋茨的這種態度不啻為一種莫大的鼓勵,它極大的鞭策蓋茨一步步前進,永不停息。
蓋茨的姐姐克裏斯蒂娜說,蓋茨總能找到些東西來花費精力。比如有一次,蓋茨認為自己的小腳趾有些彎了,便花了不少時間往外掰,想把腳趾弄直。
牛頓為做試驗忘記了吃飯,而比爾·蓋茨也會拿著一個東西擺弄一天。這種對事物癡迷和專注是每個成功者的必備素質。
奇怪的是,習慣於獨立思考的比爾·蓋茨並不精於需要團體協作的活動,他並不是不具備協作的精神,對於籃球和足球,總不能引起他的興趣。
在一次年級間組織的籃球賽上,比爾·蓋茨當前鋒,平素裏投籃還算不錯的他,在眾人的緊逼下傻了眼,接到球後經常茫然不知所措,導致屢投不中。但即使這樣,他也不願意把球傳給隊友,以致賽後遭到同伴的斥責。比爾·蓋茨發誓從此不再打籃球,也不踢足球。
比爾·蓋茨在學校裏絕對不是一個安分守紀的孩子。
有一次上課,老師讓比爾·蓋茨背誦朗費羅的《箭與歌》他總是不能連貫地讀出“我向空中射一支箭”這一行詩,總是顛過來,倒過去,顛過去倒過來地把這幾個字念來念去,就像中國人讀繞口令一樣,總是忍不住要讀一些不知所雲的東西出來。也許比爾·蓋茨是故意讀不出來,然而他並沒絲毫臉紅的意思,反而站在座位上搖頭晃腦,衝著老師發笑,還轉過身去朝大家做鬼臉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師趕緊氣呼呼地讓他坐下。
事情並未就此結束。老師止住了大家哄笑以後,又把另一個同學叫了起來,比爾·蓋茨來了勁,當這位同學背到“我向空中射一支箭時”,他又開始故伎重演,衝著那同學瞎攪和,那位同學一著急,馬上也跟著蓋茨胡念起來,蓋茨於是更加放肆地笑起來。老師狠狠地批評了蓋茨,他耷拉著腦袋,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
還有一次,比爾·蓋茨正從學校往回走,路過學校辦公大樓時,看到有兩個警察正在門口巡邏,小蓋茨靈機一動,馬上跑到最近的一個電話筒,抓起話筒嚷道:“喂,是警察局嗎?我剛才看到有兩個人冒充警察企圖作案呢,地點是裏奇景小學辦公大樓,請迅速趕到。”
不到三分鍾,比爾·蓋茨看到兩名警察行色匆匆地跑了進來,手裏提著警棍。
比爾·蓋茨馬上衝到先前看到的兩名警察跟前,氣喘籲籲地嚷道:“有兩名冒充警察的家夥剛才想搶我的東西,你們看,他們追上來了……”
不等說完,比爾·蓋茨撒腿就跑,一轉眼就不見了。
兩名警察趕到了,一見到他們就抓起手銬往他們手上銬。學校的兩名警察更是怒不可遏,聲稱要將兩名公然搶劫的罪犯捉拿歸案。
四名警察互相爭執不下,終於扭打起來……
而此時的比爾·蓋茨卻正躲在不遠處的一個角落暗自發笑……
想象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甚至決定著他未來創造力的大小,能有那麼多的惡作劇,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笨的孩子怎麼想出高水平的遊戲呢?比爾·蓋茨顯然屬於用智慧開玩笑的人:這不單純是耍噱(jué )頭,更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想出來的。
萊爾斯老師與比爾·蓋茨的雙親私下交談過多次,企圖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做些計劃管管這個孩子,結果卻毫無效果。比爾·蓋茨的另一位老師說,這孩子搗蛋極了,即使把他安排在最前麵的座位上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這個老師為此深為比爾·蓋茨擔心,因為他心裏明白比爾·蓋茨可以做得更好,但他卻故意不做。
事實上,坐在第一排的比爾·蓋茨鬧得更歡了。
一天,吃完晚飯,威廉對兒子說:“你想去湖賓中學讀書嗎?”那裏可是西雅圖最好的學校。”
“當然。”蓋茨毫不猶豫地說。“那裏都是聰明的學生,我最願意和他們競爭了,爸爸,我不會輸的。”蓋茨做了個鬼臉,指著桌上剛剛玩完的遊戲說,“就像是在家裏比賽,我從來都不會輸。”
“聽說那裏有計算機,是嗎?威廉。”母親瑪麗說。
“是的,那裏是美國最先開設計算機的學校。”威廉摸著蓋茨聰明的小腦袋, “蓋茨,你在那裏可以學習計算機。”
“計算機是什麼?”蓋茨—臉茫然地問。
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天,蓋茨成了湖濱中學的學生,從此,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比爾·蓋茨就對那個神秘的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是一個龐然大物,足足占了一間房那麼大,它不像現在的電腦,有鼠標、顯示器,它完全是一台機器,在當時也是相當昂貴的。
“這些是硬件,它好比人的身體,有手有腳,來完成各種動作;這些是軟件,由程序組成,它好比是人的大腦,來指揮計算機完成各種命令。”數學老師指著計算機給同學們講解。
“軟件又有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讓計算機能行使開機、關機、刪除等功能的叫操作係統軟件,讓其行使繪畫、財務處理等功能是應用軟件……”
蓋茨聽得入了迷,沒想到這麼笨重的大機器竟然能做這麼多的工作。
從此,他便迷戀這種神秘的機器。和他一起沉迷的還有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是蓋茨的朋友,比他大兩歲,並且高他兩個年級。兩個人經常一起逃課去計算機房學習計算機。
可是沒過多久,湖濱中學因為經費的原因,不得不停止了計算機的使用,因為在當時,使用計算機實在太昂貴了。
這使蓋茨和艾倫陷入了無盡的苦惱之中。
“艾倫,沒有計算機的日子真是太難受了。”蓋茨喃喃地說。
“是呀,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艾倫也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噢,對了!我聽說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計算機使用,但是要給他們抓‘臭蟲’。”艾倫突然興奮地說。
“那太好了,抓‘臭蟲’不是我們的拿手好戲嗎?”蓋茨聽了也大聲地叫了起來。
“臭蟲”其實就是計算機程序的錯誤。原來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發現程序經常出錯誤,後來找到了原因,是一隻臭蟲在作怪,像是讓計算機染上了病,於是人們就把出現了錯誤叫“臭蟲”。而抓“臭蟲”就是找到這些錯誤。
這一天,蓋茨和艾倫來到了這個叫做“計算機中心”的公司。
“你們有編製計算機程序的本事?”公司的工程師麵麵相覷,他們認為眼前這兩個毛頭小子不過是說大話而已。
“我們是湖濱中學程序編製小組的。”蓋茨和艾倫並沒有在乎那些懷疑和嘲諷的目光,開口大談編製的方法。
在場的人瞠目結舌,立刻對這兩個不速之客另眼相看。
“那麼,我們考慮可以和你們簽下這合同。”終於,公司經理說話了。
合同規定:蓋茨和艾倫可以使用該公司的計算機,但必須向公司提交軟件程序錯誤清單和有關情況的報告。
兩個人高興極了!雖然要等到公司員工下班後才能來玩計算機,但是隻要有計算機使用,對於他們倆來說,無異於在饑餓的時候吃到了麵包。
於是,每天晚上他們都準時來到計算機房,聚精會神地研究軟件程序。不久,公司的記錄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有關“臭蟲”的記錄,而他們對計算機的奧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計算機的秘密一步步向他們展開,他們仿佛步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蓋茨,起床了!”每天早上,母親瑪麗都要費好大的力氣才能把蓋茨叫醒。
“這孩子怎麼了?每天都睡不醒,是不是得了貪睡症?”瑪麗對蓋茨的反常行為大惑不解。
“這真是奇怪,以前他可從不這樣的。”父親威廉也莫名其妙。
隻有蓋茨的姐姐克裏斯蒂娜知道這個秘密。
原來,蓋茨的父母不知道他去計算機中心編製程序的事,蓋茨每天很晚才回家,然後悄悄地溜進自己的屋子裏,從來沒讓父母覺察到,他們還以為他早就入睡了呢。他還和姐姐約定,不許告訴父母。
後來,計算機中心公司破產了,蓋茨有近一年的時間沒有接觸計算機。
這一天,一家信息科學公司的工作人員找到了蓋茨。這時的蓋茨剛剛16歲,看上去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
“蓋茨,我們有一項工作想請你和你的夥伴們幫忙。"這名工作人員麵對這個小孩子,說起話來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麼樣的工作呢?你說說看,或許我們能夠幫忙。”艾倫在一旁答道。
原來,這家公司想編製一個工資表程序,這樣的程序可以使工資發放既快又有條理,不會出什麼差錯。對於蓋茨他們來說,這不算是個大項目,兩個夥伴商量了一陣後,提出了一個條件。
“我們可以做這件事,但是有一個小小的條件,”蓋茨像個談判老手一樣,微笑著對那個工作人員說,“你們不需要給我們工資,我們隻收取這套軟件的10%的利潤。”那個人聽了後,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這很好辦,沒問題。”蓋茨想了想,又說道:“還要給我們相當於1萬美金的計算機使用時間。”由於計算機在當時很珍貴,所以使用計算機是要付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