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3 / 3)

壓力尿失禁:是指當咳嗽、噴嚏、大笑時,腹肌收縮、腹壓升高、出現不自覺地排尿。

尿失禁的原因是括約肌的控製受到幹擾,如服用止痛劑、鎮靜劑或酒精製品,腫瘤、括約肌受傷、尿道狹窄等。

護理尿失禁病人應注意社會心理因素,因為病人會感到失去自尊心,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幫助。應盡量安慰病人,使之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及護理,以恢複對排尿功能的控製。

(1)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保證病人的液體攝入量。尿失禁的病人對飲水有顧慮,會減少液體的攝入量,從而導致尿道感染,加重尿失禁。因此,應向病人解釋飲水與排尿的關係,說明水對刺激排尿反射的必要性,解除其思想顧慮,增加液體攝入量,保證每天2000~3000毫升,而且盡量在日間完成攝入計劃,多給病人牛奶、茶、肉湯等流質食物,夜間則相對限製飲水。

(2)協助病人有意識地控製或引起排尿。指導病人每日數次作陰部肌肉收縮和放鬆的鍛煉,增強尿道括約肌的作用,並應注意觀察病人的排尿反應,及時提供便器。對於尿床的病人,應掌握其尿床的時間,在病人尿床前半小時提供便器;對於慢性病病人或老年病人,每2~3小時提供一次便器,並不斷延長時間間隔,刺激排尿反射,以恢複對排尿功能的控製。如果病情允許,病人試行排尿時最好取坐位(男性病人可采取立位),並作緩慢而有節律的前傾動作以壓迫膀胱。還可以指導病人自己用手輕按膀胱並向尿道方向壓迫,以協助排空膀胱。每次試行排尿的時間以15~20分鍾為宜。

(3)協助病人保持皮膚潔淨。尿失禁除了造成病人困窘外,還會造成病人皮膚的刺激和破損。經常潮濕會使皮膚變軟,經過一段時間後,尿液分解出氨,這種刺激可以引起皮疹,明顯疼痛,且易於發展成壓瘡。因此,為避免皮膚受到刺激和破損,應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幹燥,注意及時用水清洗,或暴露於空氣中。同時,應采取措施,保護床褥潔淨,除去異味。

(4)外部引流。對不能控製尿失禁的病人可采取外部引流的方法,防止漏尿,保證日常活動和工作。男性病人可利用帶膠管的陰莖套接尿;女病人可采用能貼緊外陰的乳膠製品(如可用小兒吸乳器改製)連接膠管接尿,但必須封緊貼牢,以防漏尿。另外,至少每日取下一次,使局部暴露於空氣中,並評估有無發紅、水腫或破損。

(5)以上措施均無效,可采用留置導尿。

尿瀦留病人的護理

尿瀦留是指膀胱脹滿而不能自動排出,膀胱的容積可以增至3000~4000毫升,高達臍部水平,使腹部呈膨隆狀。

尿瀦留是由於尿道機械性梗阻(如產後、前列腺肥大等),大手術後膀胱過脹、回縮無力;飲水過少,膀胱的輸入或輸出減少;情緒焦慮和肌肉緊張等因素造成。病人有下腹部脹痛感及焦慮不安、出汗等症狀,下腹部叩診有實音。此時,應采取措施協助病人排尿。

(1)護理尿瀦留病人可利用一些護理措施,如使肌肉放鬆,采取適當的姿勢,給予暗示等協助病人排尿。

(2)遵照醫囑給予藥物治療。

(3)采用針刺方法促進排尿,一般取穴中極、曲骨、三陰交。

(4)采用按摩方法。尿瀦留病人一般情況較好,可采用按摩法協助排尿。將手置於其下腹部膀胱膨隆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促進腹肌鬆弛。然後一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另一手以全掌麵按壓關元、中極兩穴位,以促進排尿。注意用力要均勻,由輕而重,逐漸加大壓力,切忌用力過猛,以防損傷膀胱。一般持續1~3分鍾,尿液即可排出。但是,此時不能停止,否則排尿就會中斷,待按壓至尿液排空後,再緩緩鬆手。如果經過推移按壓一次後,未見尿液排出,不可強力按壓,應該再按照以上順序反複操作,直至排尿成功。特別注意對年老體弱及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應該慎用。

(5)以上措施均無效,可行導尿術。五、幾種特殊護理

協助病人變換臥位翻身

(1)一人扶助病人向床頭移動法。放平靠背架,取下枕頭放於椅上,使病人仰臥,屈起雙膝;

護理人一臂伸入病人肩下,一臂托住病人的臀部,在抬起病人的同時,囑病人用雙手握住床頭欄杆,並指導病人用雙足抵住床麵挺身上移。放回枕頭,再支起靠背架,使病人臥位舒適。

(2)一人扶助病人翻身法。仰臥病人要向一側翻身時,先使病人兩手放於腹部,兩腿屈膝,護理人一前臂伸入病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將病人迅速抬起,移近床緣,同時轉向對側;

抬起病人頭肩部,並轉向對側,在病人的背部放置軟枕,以維持體位,胸前放一軟枕,支持前臂,使病人舒適;

將病人上腿彎向前方,下腿微屈,兩膝之間墊以軟枕,防止兩腿之間相互受壓及摩擦。

喂飯、喂水

有些疾病患者,如偏癱、癡呆、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而不能進餐者,需要護理人員(括家人)耐心地喂飯、喂水,以保證機體攝入必需的營養物質、水和電解質,促進病人康複和延長壽命。喂飯、喂水要根據病人的特點和心理狀態,照顧到他的情緒,既要讓他吃得可口,又要讓他吃得開心,因此,喂飯、喂水是有一定要求的。下麵介紹合理的喂飯和喂水的操作程序。

(1)喂飯前。

①環境的準備:臥室內應移去一切汙物,如便盆、汙尿布等,保持整潔無臭味。根據病人的愛好可播放一些音樂或戲曲等,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緒。

②飯菜的準備:根據病情和病人的咀嚼能力,飯菜要既有營養又有色、香、味,軟硬適中,溫度恰好,以促進病人的食欲,便於消化吸收。

③病人的準備:對臥床病人飯前按需要給予便器,用後撤去,協助用溫水洗手,能坐起的盡量扶助坐起進食,不能坐起的可用枕頭將頭稍墊高,偏向一側。病人胸前鋪上餐巾(毛巾)。

④護理人員的準備:衣服整潔,洗淨雙手。

(2)喂飯時。護理人員態度要和藹親切,為了鼓勵進食,要適當讚賞飯菜可口、味道鮮美;對咀嚼能力差的病人,要特別耐心,速度恰當,要求病人細嚼慢咽;進食時,不要與病人講話,以免誤咽食物入氣管而引起嗆咳,甚至引起窒息。對胃口特別好的病人要適當控製進食量,提倡少量多餐;對進食流汁的病人,可用小壺或吸管讓病人自己吸吮,注意不要吸入過多空氣。

(3)進食後。協助病人洗臉、漱口或作口腔護理,食後不要立即睡下,小坐片刻後,再扶助病人睡下,整理好被褥。

(4)喂水的用具。可用小茶壺喂水,如有帶刻度的喂水壺更好,便於了解每天飲水量,或用彎頭吸管(可任意彎曲成不同的角度)給病人吸水。

(5)對昏迷或其他原因不能由口進食者,可采用鼻飼法灌注食物和水。

導尿

患有泌尿係統疾病的人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發生排尿困難,嚴重時則完全排不出尿來,病人十分痛苦。發生排尿困難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經藥物、針灸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施用導尿術。

導尿術是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利用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進行導尿,要由醫護人員來操作。

導尿在臨床應用中分兩種,一是不留置導尿;二是留置導尿。采用哪一種要根據導尿目的來確定。不留置導尿法常用於臨時治療或采集尿液標本,導尿後即將導尿管拔出。留置導尿法常用於持續性引流尿液或觀察腎功能情況,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需加以固定。

導尿具體施術方法,由於男女生理特點不同,操作方法也有所區別:

(1)留置導尿法。留置導尿術,除導尿用物以外,還要備有無菌玻璃接管,橡膠引流管(長約65厘米),貯尿瓶,治療碗,生理鹽水200~300毫升,衝洗器、別針,膠布和細線繩(男性用)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衝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采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紮。女性導尿管固定可采用線繩結紮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2)不留置導尿術。導尿前應準備無菌導尿包一套(粗細導尿管各1條、彎盤、鑷子2把、孔巾、紗布2塊、棉球少許)、橡皮布和治療巾各一塊、消毒劑(01%新潔爾滅或紅汞)、無菌滑潤劑、便盆等物品。

術前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囑病人用肥皂水洗淨外陰,如病人不能自理可由護士協助,護士要向病人了解有無尿道外傷史和導尿史。

①男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術者站在病人的右側,病人仰臥,將褲子脫至兩膝上1/3處,上半身蓋好,避免不必要暴露,兩腿放平略分開,橡皮布及治療巾鋪在臀下。

消毒外陰。左手持紗布托住陰莖,並將包皮後推,露出龜頭,右手持鑷子夾新潔爾滅棉球,自尿道口向外以旋轉的動作擦拭龜頭、冠狀溝、陰莖、陰阜、陰囊部皮膚2~3遍。

戴好無菌手套,鋪好孔巾,以左手拇、中指和無名指自冠狀溝下方將陰莖提起,與腹部成60°角,用食指分開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或鑷子夾住已滑潤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在左手指的輔助下,自尿道口輕輕插入約18~20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繼續插入2厘米即可。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安置病人休息。

②女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作好導尿前的準備。

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將被疊至床尾,脫下右褲腿,蓋在左腿上,右腿可蓋塊小毛毯,然後將橡皮布和治療巾墊在臀下。

病人屈膝仰臥,充分暴露外陰,彎盤放在兩腿之間。

消毒外陰部,用鑷子持新潔爾滅棉球,按順序從尿道口、小陰唇、大陰唇,從上至下各用一棉球擦洗。

戴好無菌手套,鋪孔巾,將換藥碗放在孔巾口的下方,打開紗布疊成長條,8字形纏在左手拇、食指上,然後分開大、小陰唇,固定不動。右手持鑷子夾紅汞棉球,自上而下擦尿道口兩側,然後再換一紅汞棉球擦洗兩遍。完畢後,撤掉彎盤。右手持鑷子夾住用油棉球潤滑過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尾端放入接尿瓶內)對準尿道口,緩慢地插入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少許,以避免因病人緊張摒氣使導尿管脫出。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然後用紗布擦淨外陰部,協助病人穿好衣服,讓病人休息。

(3)導尿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應掌握男性與女性尿道的解剖特點。男性尿道較長,並有彎曲和狹窄部位,尤其當膀胱頸部肌肉收縮時,可造成插管困難。因此,插管時,要動作輕柔,讓病人盡量放鬆,作深呼吸或稍停片刻再插管,切勿粗暴或盲目地強行插入,以免損傷尿道黏膜。女性尿道較短,要防止導尿管脫出,尿道口呈矢狀裂,處於陰道上方,插管時要辨認清楚,勿錯插陰道。導尿管一旦插錯或脫出,要更換導尿管,防止細菌感染。

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要認真進行消毒,防止泌尿道繼發感染。

③對尿瀦留病人導尿時,須分次放尿,首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以免膀胱內壓突然下降,導致虛脫、休克或其他不適。

④導尿前要注意選擇好導尿管,檢查是否暢通,粗細要適宜,對患有尿道狹窄或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尿瀦留的病人,應選擇質量較好的導尿管。當遇有插管困難者,可采用加壓擴張插管法(即在尿道內加壓注入無菌石蠟油15~20毫升,隨尿道的擴張插管)。如此法失敗,可考慮選用金屬導尿管。

床上大小便

因疾病而長期臥床不起者,在床上大小便就成為家庭護理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的病人開始不習慣在床上解大小便,越緊張越解不出;有的病人為了減少護理人員的麻煩,就少吃少喝。所以首先要解除其緊張心理,首先不能在人麵前出現厭煩情緒,增加病人的心理壓力。要向病人說明大小便是人的正常排泄需要,不要怕尿床,慢慢養成床上大小便的習慣。

有尿意而解不出時,可讓其聽流水聲或在下腹部熱敷和輕輕按摩刺激排尿。如病情許可,可扶起在床上坐盆(痰盂亦可),男病人用尿壺或玻璃瓶接尿。如不能坐起,則最好買醫用便盆,男女病人均可躺著解大小便。用前要把便盆衝洗幹淨,盆底擦幹。如病人怕冷,冬天用前可倒入熱水溫一下再給,協助病人脫褲至膝下並使之屈膝,墊上尿布,一手扶托老人的腰及尾骶部,另一手將便盆置於病人臀下(開口向下),尿後用手紙搽淨會陰肛門部(女病人應從前向後搽)。取出便盆時,仍應一手扶托腰骶部,一手取出,切勿使勁拖出,以免擦破皮膚。大便後最好用溫熱水衝洗會陰部和肛門,或用熱毛巾擦洗肛門,保持會陰部皮膚清潔幹燥,腹瀉病人洗淨肛門後,可塗以凡士林保護肛周皮膚。倒便時應觀察大小便的量、顏色和性狀,如有異常應及時與醫生聯係作進一步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