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切口縫線拆除時間。頭頸部術後一般4~5天拆線。胸腹部術後一般6~7天拆線。四肢手術後一般9~10天拆線。減張縫合時在術後2周拆線。營養不良者應延長拆線時間。
三、飲食護理
正常飲食
飲食護理有基本飲食、特別飲食、試驗飲食之分,基本飲食又有正常飯菜、軟飯菜、半流質和流質之分。
正常飯菜適於病後恢複期病人、沒有消化道病症的病人、沒有咀嚼不便的病人和沒有發熱的病人、一般婦產科病人。
正常飯菜必須是富有各種營養的平衡飲食,按國內一般人民的需要而論,每天供給的總熱量約2200~2600千卡左右;蛋白質以每天每千克體重1~15克計算,每天約需60~80克左右,其他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等,按具體情況適當攝入。少采用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刺激性食品。一般和健康人日常飲食相仿。
軟飯菜
軟飯菜適於恢複期病人、消化能力較差的病人、兒童、老年人、牙齒咀嚼不便的病人、有低熱或發熱剛退的病人。
軟飯菜介於正常飯菜與半流質之間,所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並易於消化;與正常飯菜的區別在於菜的做法上不同,如必須切碎煮軟,不能用油炸油煎等;在營養上的要求基本上與正常飯菜相同。
半流質飲食
半流質飲食適於消化道有疾病的病人、口腔有病或咀嚼不便的病人、發熱病人和施行手術以後的病人、某些慢性病體質較差和胃納不佳的病人。
半流質飲食必須是易於消化、渣滓含量極少的液體或半液體食物,如稀飯、麵條、肉糜、肉魚鬆、乳類等便於咀嚼,易於吞咽,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時吃1次,一般每天吃6次。
流質飲食
流質飲食適於消化道炎症的病人、口腔有病或咀嚼不便者、急性感染(如感冒、肺炎等)病人、高熱病人、施行手術以後的病人以及各種重危病人。
流質飲食所采用食物多半是液體狀態而易於消化,或者在口內可融化成液體的食物如米、麵、湯糊、乳類、果汁、菜汁等。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時1次,一般每天進餐6~7次。要注意的是,流質飲食所供給熱量和各種營養素都不足,隻宜短期采用。
管喂飲食
管喂飲食適於各種神誌不清或半昏迷病人、嚴重燙傷和腦外傷病人、某些口腔手術和食道手術後的病人、某些神經科疾病吞咽困難病人,各種胃腸道造瘺病人。
管喂飲食一般采用混合奶,可選用牛奶、雞蛋、奶粉、豆漿、豆粉、濃縮魚蛋白(魚粉)、糖、米、湯、炒米粉、果汁、菜湯、植物油、鹽和高蛋白營養衝劑等。按病情需要,當地供應情況,選擇上述幾種食品混合配製而成。除胃腸道造瘺病人外,一般管喂病人均采用鼻飼流質。鼻飼流質可按病情需要而確定總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營養標準,因此即使長期昏迷病人亦能維持一定的營養水平。混合奶是高滲液體,配製後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時喂食一次,每次150~300毫升,每天喂6~7次;有的病人對乳類不能適應,容易發生腹瀉,如以濃縮魚蛋白與牛奶或奶粉同時配製,不但可以防止腹瀉,且可提高蛋白質含量。四、幾種常見病的家庭護理
心血管係統疾病的護理
(1)休息是恢複心髒功能的重要條件,包括精神及身體兩方麵的休息。休息可減少組織對氧的需要,減輕心髒負擔,從而減輕症狀。休息時間長短和方式,要根據具體病情而定。凡心功能基礎正常的病人,活動後無心力衰竭現象,無須完全臥床休息,適當減輕活動量,有足夠睡眠,避免重體力勞動即可;當出現心力衰竭症狀,或有較重的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心律紊亂時,應絕對臥床休息。長期臥床休息者應注意肢體的活動,適當變換體位,做深呼吸,以避免發生靜脈栓塞、墜積性肺炎等合並症。病床最好能安置靠背架。衣服、被褥宜輕軟暖和,並保持清潔舒適。
(2)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病人,應限製熱量和食膽固醇過高的食物,以便減輕體重,減輕心髒負擔;心肌梗塞病人應給易消化飲食,每日3~5次,應由家屬親自喂食。
(3)對症護理。呼吸困難,輕症時常在勞動後出現,經休息既有好轉;重症者即使臥床也有呼吸困難;嚴重者往往不能平臥,必須坐起來,叫做“端坐呼吸”;有的於夜間睡眠中,突然胸悶、氣短而憋醒,並有哮喘,必須坐起來才覺舒服,這叫“心性哮喘”。以上症狀多見於左心衰竭,此時應給病人舒適的半坐位或坐位,兩大腿下安放軟墊,病人麵前最好放一床桌,高低適宜,以便病人舒適的伏在床桌上。當有急性肺水腫喘息吐粉紅色泡沫痰時,最好坐在舒適的靠背椅上,兩腿下垂,以減輕右心負擔。吸入氧氣,減輕缺氧現象。給鎮靜藥。急送醫院搶救。
浮腫,主要由於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使水和鈉瀦留於人體所致。對浮腫病人應給予低鹽飲食;限製水量,每天在1500毫升以內。臥床病人,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擦傷或褥瘡的發生。
心前區疼痛,這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狀之一。此時應讓病人絕對靜臥,嚴禁下床,要親切地安慰病人,消除恐懼心理,以免誘發心絞痛的發作。飲食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大小便時,切勿用力;便秘可給予灌腸,或用開塞露通便。有些心髒病人因過度勞累,或興奮而引起突然發病暈倒,這時宜讓病人平臥,解鬆領部鈕扣,切勿隨便搬運。送醫院時搬動病人要輕,並隨時注意脈搏血壓的變化。
呼吸係統疾病的護理
(1)保持住室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室溫一般就保持在18~20℃為宜,當溫度急劇變化時,隨時給病人增減衣服。為使室內保持恒定的濕度,天熱時常灑水,冬季火爐上放置熱水盆,散發蒸氣。掃地前先灑水,避免灰塵飛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劇咳嗽。
(2)病人應注意休息,休息能保護大腦皮層,並減少肺髒的呼吸次數與病人能量的消耗,對發熱病人,尤為重要。
(3)口腔清潔對患有呼吸器官病的患者頗為重要,既能祛除口臭,又能防止黏膜糜爛,並能預防黴菌感染等合並症。如在潰瘍或口唇泡疹處,可用1%龍膽紫塗布;塗布後一小時,不宜進食或喝水。口唇幹燥可塗液體石蠟油。
(4)高熱病人應多飲水,能使口腔清潔,又能補充體內消耗,還能稀釋毒素,有助排泄。
(5)對症護理。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它能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咳嗽劇烈時應取半臥位,注意觀察其性質和音色,有助於疾病的診斷。
咳痰,應給病人準備好痰具和廢紙,放於病人易取之處。注意痰的性質、顏色和痰量。咳痰多的人應取側半臥位或經常交換體位,使痰易於咳出。大口咳痰或咳嗽無力,應注意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然窒息。
咳血,是呼吸道疾病常見的重要症狀之一。發現出血時,應與口腔、鼻腔、咽喉等出血相區別,更要與嘔血相區別。咳血顏色鮮紅,帶有泡沫,不混有食物,常伴有咳嗽。咳血病人應臥床休息,可給病人小量鎮靜劑,要安慰病人不要恐懼。大量咳血則應絕對臥床,頭側向一邊,給鎮靜劑(禁用嗎啡)和止血劑,如止血敏、雲南白藥等。胸部放置冰袋,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情況,需專人守候床旁,防止呼吸道窒息,並立即與醫院取得聯係。在送往醫院的路途中,盡量減少顛簸,並注意保溫。
呼吸困難,患者應取半臥位或坐位,家裏準備氧氣袋,如發現呼吸困難、缺氧、發紺,隨時給予吸氧。
泌尿係統疾病的護理
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種病程較長的慢性泌尿係統梗阻疾患。在排尿困難時,首先應使病人情緒穩定,用手掌輕輕按摩下腹部;如梗阻較重,不能自行排尿,則需去醫院給予導尿。此症常因飲酒、受涼、勞累等原因而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腫,發生尿瀦留。故老年人應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避免感冒,適當休息,戒煙和禁止過度飲酒。
消化係統疾病的護理
(1)飲食對消化係統疾病的治療和防止並發症,有特別重要意義,故應重視。患者應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以易消化無刺激的流質、半流質為宜,避免食用酸、辣、冷、硬及油煎類食物。
(2)一般症狀護理。嘔吐時協助病人坐起;臥床不起的取側臥位,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呼吸道而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嘔吐後用清水漱口,並將被嘔吐物汙染之衣物、被單等換掉。注意嘔吐物的量、顏色、氣味、性質及嘔吐次數。
腹痛、腹脹時,要先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質,腹痛間隔時間,是否伴有嘔吐,腹瀉,腹部是否起包塊,有否發熱。隨時注意體溫,脈搏、呼吸的變化。急性腹痛未明確診斷前應禁食,禁用麻醉性止痛藥,應立即送往醫院。腹脹可在腹部做熱敷,或鬆節油外敷。
腹瀉時,應注意大便顏色、性質及次數,並留大便標本,送醫院化驗,以協助診斷。
嘔血和便血,即上消化道出血,這是潰瘍病或胃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嘔血常為暗紅色,混有食物,伴惡心、嘔吐。黑便多係柏油樣大便。是潰瘍附近黏膜下血管破潰引起。輕度出血時要休息,並去醫院檢查病因;大量出血時,感頭暈、心慌,大便或走路時常易暈倒,病人可有麵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口渴、脈快、體溫、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這時應讓病人絕對臥床休息,禁食,給病人以精神安慰,消除恐懼。同時注意(最好能做記錄)嘔血、便血的量、顏色、性質和出血時間,並保留標本,隨病人一起送醫院化驗。
有休克症狀時應迅速采取以下措施:抬高床腳,去掉枕頭。采取頭低臥位。密切觀察病情,立即與醫院取得聯係。注意病人保溫,同時上腹部放置冰袋,或飲冰水,有利於止血。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
(1)當有高血壓早期表現時,例如血壓測量超過正常值,就要積極治療,萬不可粗心大意。如果生活中注意並堅持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一定能使病情穩定,否則血壓可逐步升高。無妥當治療的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心、腦、腎功能的障礙而有晚期的表現,不僅病情加重,並會發生並發症而危及生命。
(2)高血壓患者為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是否有心、腦、腎的功能障礙,應該去醫院作全麵檢查,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與加強自我護理。
(3)飲食中要適當限製食鹽攝入量,每日保持6~8克。勿使身體過胖,若有超重的趨勢,應限製飲食,並增加體力鍛煉,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4)戒除煙酒可以防止血壓繼續升高和影響心、腦、腎的功能。
(5)每天堅持鍛煉(如打太極拳,或做保健操),經常保持情緒愉快,保證足夠的睡眠和有規律的生活。
(6)若出現語言不利,手足麻木,甚至偏癱等腦血管病變,或劇烈頭痛、嘔吐等高血壓危象時,一定要先服降壓藥後再及時去醫院診治。
(7)要知道所服降壓藥的主要成分和用量,以利調整到適宜的血壓水準。切忌服用不了解的藥物。
(8)要定時服藥,定期檢查。
腹瀉病人的護理
腹瀉病發病廣泛,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更容易發生,危害相對也更重一些。由於患病人多、患病輕重不同,甚至有的腹瀉有自限性,因此,患腹瀉病後家庭護理尤其重要。
首先要注意多補充液體。人患腹瀉病後,由於瀉、吐而引起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病初就多補充液體,補充液體並不一定要輸液,可以口服補液。
腹瀉後要繼續進食。腹瀉病人應該給予稀軟易消化的、有營養的、有熱量的食物,如麥片、奶製品、蛋類、鮮果汁、香蕉等,根據不同的年齡情況而定。少量多次是最好的進食方法,還要特別注意病情的變化,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病情變化快,如果發現在家休息治療不見好轉;不能正常進食飲水;發燒;腹瀉次數多或增加;精神狀態不好;非常口渴;眼窩凹陷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患中毒性痢疾或腹瀉嚴重時也是會發生危險的。感染性腹瀉也是傳染性的,因此患者要注意消毒隔離,特別是那些從事餐飲、托幼行業,患病期間一定要脫離工作崗位,腹瀉病人所用的食具要專用,用後要煮沸消毒。家庭環境要保持清潔,如能用一些消毒液擦拭、噴灑,做經常性消毒則更好。此外,在家自行用藥治療的,請注意不要濫用抗菌素,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老年性癡呆的護理
要照顧好老年性癡呆的病人一定要做到:
(1)不能讓病人單獨外出,以免發生迷路、車禍等意外。
(2)加強衛生護理,預防並發症的發生。做到勤洗澡、勤理發、勤剪甲、勤換衣褲。
(3)勿讓病人接觸危險物品,如電源插座、銳器、火爐等。
(4)少吃甜食和太鹹、太涼的食物,切忌過飽。多吃海藻類食物。
(5)進行智能訓練,讓病人從事輕微的體力勞動。
尿失禁病人的護理
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約肌不能控製膀胱排尿,分為完全尿失禁、部分尿失禁和壓力性尿失禁。
完全尿失禁:是指膀胱完全不能貯存尿液,幾乎持續滴尿,使膀胱完全排空。
部分尿失禁:是指膀胱不能完全排空,當尿液不斷積聚時,膀胱受到一定壓力,即排出少量尿液;當膀胱壓力減輕時,排尿即停止,而膀胱仍呈漲滿狀態,所以也叫相對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