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當有遠謀,有深識。堅忍一時,則保全必多,一時之不忍而終身慘矣。
——胡林翼
忍耐是一種處世能力,也是一種生存技巧。忍一時,爭千秋。為了今後獲得更大的利益,就要忍住當下所麵臨的一切困難。現代社會,一個沒有忍耐力的人,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無法與人進行良好的交往。
人與人交往必須要學會忍耐。一要忍氣,二要忍辱。“氣”指氣憤,“辱”指屈辱。氣憤來自生活中的不公,屈辱產生於人格上的貶低。忍是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開,看得遠,正如俗話所言:“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中國人講究處世要能夠忍氣吞聲,做人要學會忍辱負重。在中國人眼裏,忍耐是一種成熟的涵養,更是一種以屈求伸的深謀遠慮。
唐代宰相婁師德有個弟弟在被任命為代州刺史後,作為時任宰相的婁師德在弟弟臨行前便鄭重地詢問道:“賢弟你可知道,愚兄不才卻獲得皇帝的信任,擔任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職。而你現在又荷蒙皇恩出任州郡裏的最高長官,像這樣過分的高官厚祿,人們難免會嫉妒我們。而要保全先人留給我們的身體,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弟弟當即回答:“大哥所教,小弟明白。從此以後,即便有人在我臉上吐痰,我不但不說人家的壞話,而且還要讓自己把它暗中擦去。這樣,大概總使兄長您放心了吧?”
婁師德聽了弟弟這話,卻不覺使勁地搖了搖頭,然後感歎道:“咳,你這樣做就是我的擔憂所在呀!你可知道,人家往你臉上吐痰,這說明了他對你已經很是不滿,才會這樣去做的;而你把它擦掉,這不就更要惹惱對方了嗎?真正處理好這事的辦法,應該是你不要自己去擦它,而是笑著接受,並讓它自己去陰幹!”弟弟仔細聽取了哥哥婁師德的教誨後便出發了。後來婁師德出將入相,應該說跟他深諳忍耐之道有很大關係。
“吃虧人常在,能忍者自安”,是一句提倡人們忍耐的至理箴言。忍耐是人類適應自然選擇和社會競爭的一種方式。大凡世上的無所謂爭端多起於芥末小事,一時不能忍,鑄成大禍,不僅傷人,而且傷己,此乃匹夫之勇。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達士;而凡事不能忍讓者縱然有點愚勇,終歸城府太淺。
有一位年輕人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鑽井隊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鑽井架,把一個包裝好的漂亮盒子拿給在井架頂層的主管。年輕人抱著盒子,快步登上狹窄的、通往井架頂層的舷梯。當他氣喘籲籲、滿頭大汗地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時,主管隻在盒子上麵簽下自己的名字,又讓他送回去。於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給領班,而領班也是同樣在盒子上麵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次送給主管。
年輕人看了看領班,猶豫了片刻,又轉身登上舷梯。當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頂層時,已經渾身是汗,兩條腿抖得厲害。主管和上次一樣,隻是在盒子上簽下名字,又讓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輕人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轉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來,可是,領班還是在簽完字以後讓他再送上去。
年輕人終於開始感到憤怒了。他盡力忍著不發作,擦了擦滿臉的汗水,抬頭看著那已經爬上爬下了數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艱難地往上爬。當他上到頂層時,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遞給主管,主管看著他慢條斯理地說:“把盒子打開。”
年輕人撕開盒子外麵的包裝紙,盒子裏麵是兩個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侶。年輕人終於無法克製心頭的怒火,把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對他說:“把咖啡衝上。”此時,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聲把盒子扔在地上,說:“我不幹了。”說完,他看看扔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裏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發泄了出來。
這時,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你可以走了。不過,看在你上來三次的分上我可以告訴你,剛才讓你做的這些叫做‘承受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這就要求隊員們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隻有這樣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很可惜,前麵三次你都通過了,隻差這最後的一點點,你沒有喝到你衝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古人說:“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為人所不能為。”成熟老練的人素來將忍耐視為一種做人的分寸。“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通向成功之路是崎嶇曲折的,它不可能是暢通無阻的康莊大道。忍一時,爭千秋。為人處世學會忍耐,你的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