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年(757年),陸羽渡江南下,遍訪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各地,沿途考察茶樹的生長環境和生產情況,搜集了大量關於采茶、製茶的工藝。

廬山種茶曆史悠久,東晉時,廬山已遍種茶樹。到了唐代,廬山茶葉已遠近聞名。“奇秀甲天下”的廬山茶濃醇鮮甘,滋味清爽,是上等的好茶。在五老峰下,陸羽品嚐了它。

拜別廬山,陸羽又慕名拜訪了名重江南的湖州詩僧皎然,並和他經下了深厚的友誼。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人,是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生卒年不詳,生活於上元、貞元年間(760~804年)。皎然曾遊曆三江五嶽,遍訪古刹名寺,學識淵博。

皎然當時住在湖州南郊的杼山妙喜寺(也稱妙峰寺),是妙喜寺主持。

妙喜寺四周木樹參天,茶林遍山,環境幽雅。陸羽在妙喜寺居住期間,常外出尋訪山寺茶區,同皎然烹茶論詩,作詩談畫,過著悠閑的生活。

不久,陸羽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在湖州城郊將軍山麓的苕溪旁,蓋了一間房子,從此便定居下來。

寶應二年(763年),陸羽又到蘇州,隨皎然看望了貶謫南巴後北歸蘇州的劉長卿。劉長卿很會寫詩,皎然與他有文字之交。陸羽、皎然和劉長卿,在蘇州一起遊曆了虎丘。在虎丘,陸羽品嚐了清潤甘甜的觀音泉,並題寫了“天下第五泉”五個大字。

清明時節,陸羽為弄清錢塘(今浙江杭州市)的茶葉品質,專程遊覽了美麗的西子湖,品嚐了“龍井茶,虎跑泉”的好茶好水,並記下了當時杭州茶葉的製作過程。

無錫惠山上的泉水無色透明,含礦物質少,水質優良。煮茶後色澤明亮,滋味鮮甘。陸羽品嚐後,譽此為“天下第二泉”。此後,“天下第二泉”之名為曆代文士名流所公認。當地人為紀念陸羽,在泉上建了一座陸子祠堂。

貞元八年(792年),年屆花甲的陸羽又千裏迢迢來到湖州的青塘另業,看望好友皎然,重遊他往日去過的舊地。除此而外,便是閉門著書,他先後寫成了《茶經》、《吳興曆官記》(三卷)和《湖州刺史記》(一卷)等。

貞元二十年(804年)冬天,茶聖陸羽在湖州的青塘別業去世,終年71歲。

陸羽一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著《茶經》,吟詩文,為中國的茶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前往妙峰寺陸羽墳前去憑吊他,尊奉他為“茶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