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迷人的領袖魅力
劉邦似乎天生就是做領袖的人才。在他還是一介平民時,他的一大批朋友都會給他“捧場”;做了亭長後,黑白兩道的兄弟多了,“捧場”的人也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讓劉邦擁有如此好的人緣呢?是劉邦迷人的領袖魅力。
劉邦當上亭長後,需要交際應酬,他常常呼朋引友到沛縣的酒樓喝酒。時間一長,他的手頭就有些吃緊了,因此也常常需要賒賬。尤其是他常去的王婆婆和武大嫂的小酒鋪子,賒賬最多。
不過,這兩個酒鋪的主人都非常歡迎他,即使酒錢永遠欠著也無所謂。
由於劉邦有迷人的領袖魅力,人緣好,喜歡接近他、想和他交朋友的那些人,往往會跟著他跑到酒樓喝酒。劉邦好熱鬧,也樂於和這些人親切地招呼一番。結果,劉邦到了哪一家酒館,哪一家酒館的客人就會變得特別多。因為這些人喜歡跟著劉邦,聽劉邦說話,聽從劉邦的吩咐。
而且,劉邦為人也慷慨,有錢付賬時,小費常常要給好幾倍,而留下一大堆虛賬。這樣一來,像王婆婆、武大嫂這樣的老板都覺得良心上有些過意不去,到了年底便自動毀掉賬單以討好劉邦,希望劉邦繼續捧場,為他們招攬顧客。所以其他人都從內心裏很敬服劉邦。
劉邦迷人的領袖魅力還體現在他與夏侯嬰間的一次惡作劇上。
當時,夏候嬰已升為試補縣吏,地位不比劉邦低。有一次,劉邦與夏侯嬰比劍玩時,一不小心把夏侯嬰砍傷了。此事正好被其他縣吏看到,便密告劉邦故意傷害官差。
劉邦身為亭長,卻傷害朝廷官差,依照秦法,不但會被革職,還要被判處重罪。因為事態嚴重,劉邦便咬緊牙關不承認夏侯嬰是他砍傷的。
當時,縣官下令徹底查清事實。因為他們認為,刺傷朝廷官差是一件性質很嚴重的案件。但是,由於劉邦良好的人緣和領袖魅力,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作證夏侯嬰是劉邦所傷。縣官沒有辦法,隻好找夏侯嬰,要他出麵指控劉邦。
夏侯嬰當然更不願意指控劉邦,始終不承認是劉邦傷害了他。最後,縣官沒有辦法,隻好以“知情不報,匿護罪犯”之罪名,鞭笞夏侯嬰數百下,並把夏侯嬰打入大牢,判處一年刑獄。
蕭何和曹參親眼目睹了夏侯嬰咬緊牙關寧願接受刑罰也不招供的這一幕,他們也從內心裏認為劉邦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便積極從中疏通。結果,劉邦不僅沒有獲罪,反而繼續悠閑地當他的亭長。
由此可見,一個人要想在人生博弈中借助團隊的力傲獲得勝利,必須要具有迷人的領袖魅力,隻有具備了這樣的魅力,才能更有效地為自己凝聚人氣,獲得眾人的擁護和支持。
在現代社會,迷人的領袖魅力是許多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有所作為,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他的身後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而他要想駕馭好這個團隊,必須要有這個團隊所認可的領袖魅力。一旦他具有了這種領袖魅力,他就能很好地整合好這個團隊,使之爆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從而將他的理想和一係列藍圖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