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52(2 / 3)

臨死前,呂後又任命呂產為相國,位置在左、右丞相之上,並以呂祿之女為皇後,親呂氏黨的左丞相審食其出任太傅

呂後一死,劉氏黨、功臣黨、呂氏黨間立刻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雖然呂產和呂祿掌握者禁衛軍團,但關中地區或周圍駐守軍隊的將領,大多仍聽從周勃和灌嬰的指揮,這使呂氏黨在太後死後,更不敢公然為亂。

朱虛侯劉章得知太後遺囑的內容後,便急速派人通知其兄齊王劉襄(劉肥長子),發兵西征勤王。朱虛侯和東牟侯積極聯係各大臣、將領,準備做齊王的內應,並相約事成之後,擁立齊王為皇帝。

齊王出兵西征後,派人先行進入關中,並立即出兵攻打呂產的封國濟南,分發檄文給其他劉氏諸侯,指陳諸呂的罪行,邀請各諸侯國舉兵勤王,共襄盛舉。

呂產得知齊王出兵的消息後,迅速派灌嬰發兵和齊軍對抗。灌嬰和諸將領商議後,決定在滎陽按兵不動,並暗中派人告訴齊王和各地渚侯,不要自相殘殺,靜待呂氏黨有何行動,再作應變。齊王接到灌嬰通知,也停軍駐營在齊國西界,靜現其變。

呂氏黨最重要的軍事元老將領是酈商,他的兒子酈寄和呂祿交情頗好。周勃和陳平便共同策劃,劫持酈商,威脅酈寄前往遊說呂祿交出禁軍的指揮權。

酈寄勸說呂祿放棄禁軍指揮權,回到封地當諸侯王,避免天下戰亂。呂祿一向缺乏膽識,現在外有齊軍威脅,內部的灌嬰、周勃態度又不明朗,朱虛侯已成為倒呂的劉氏黨領袖,真所謂內憂外患。呂祿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付這種局麵,便有心將兵權交還給太尉周勃。於是,呂祿、呂產便放鬆了對禁衛軍的控製。

9月,灌嬰聯合齊、楚之大軍將反攻長安,消息傳到了呂產那裏,呂產大驚,立刻趕赴皇宮召見呂氏長老,以求解決的方法。

周勃認為時機到了,立刻率領侍衛,強行進入了禁衛軍的北軍大營,同時下令酈寄去遊說呂祿交出印信(掌握兵權的憑證)。呂祿認為酈寄不會出賣自己,便將印信交了出來,讓出兵權,交付周勃指揮。結果,全軍將士都表示效忠劉氏政權。

周勃令劉章監守軍門,並遣禦史大夫曹窋火速通知宮殿宿衛將士,不要讓呂產進入宮中。此時,呂產並不知呂祿已經棄軍離去。他還想進入未央宮,挾持皇帝發出命令,讓南北禁衛軍發動政變,殺掉劉氏黨。

呂產進不去,就在宮殿門口等待時機。雙方在宮殿門口對峙。周勃就命令朱虛侯劉章率隊入宮,以保護皇帝。

朱虛侯於是率十餘騎兵奔向皇官,進入未央宮前就碰到了呂產的人馬。當時已經是黃昏,朱虛侯下令攻擊呂產。呂產在前後夾擊下,不敵退走。呂氏人馬混亂成一團,朱虛侯乘機追殺,呂產被殺身亡。接著劉章進入長樂宮,殺死長樂衛尉呂更始,宮中的呂氏勢力被徹底消滅。

於是,周勃下令收回南軍指揮權,並分遺軍隊追捕呂氏黨人,無論男女老少一律處斬。

以陳平、周勃為主的功臣黨控製住關中的情勢後,他們召開會議,討論如何重建劉氏政權。為了防止呂氏亂政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們決定擁立劉邦直係血親中、輩份最高、年紀最長、素有仁孝寬厚聲名、外戚勢力最差的代王劉恒為皇帝。劉恒就是後來曆史上所說的漢文帝,他的繼任開創了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盛世局麵。

在現代商海博弈中,一些企業由於缺乏足夠的管理力度,也容易出現一些各自為陣的小團體,當彼此之間的利益達到不可調和的狀態時,往往容易導致“內訌”。

一個企業一旦出現了內訌,往往會進一步加劇企業在管理上的混亂,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在內耗中大傷元氣。

山西億萬富翁Z不堪重荷,自殺身亡。他之所以會自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的內訌讓他不堪忍受。

Z所領導的山西稀土磁業(集團)有限公司在2002年9月組建時,就擁有資產4.5億,下屬4個控股公司、4個關聯公司,是一個跨行業、跨區域、多品種,既立足於基礎產業,又涵蓋高新技術產業的科、工、貿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但是,在管理該企業時,Z沒有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公司,而是把好多親戚朋友安排在企業的重要崗位上。結果,這些親戚朋友在企業裏人人有“靠山”,誰都不服誰,明爭暗鬥一直沒有停息過,導致大家都無心為企業工作,企業的經營秩序很快陷入混亂。

據Z的姐姐說,“有些人並不好好為他工作,隻是想沾他的光,借他的企業撈一把”,“有些人花了10塊錢,可能想著法子要報銷20塊”。由於內部人員爭權奪利,該公司往往就是花大價錢買回很多質量差的設備。修理工馬國慶稱,“害得我整天都要修。”

麵對這種狀況,Z一時也無能為力。在一次職工大會上,Z竟然哭起來,“他也感覺到部下不賣力,但他沒有辦法,好多事情他都得親自去辦。他也感覺到部下的明爭暗鬥,但是礙於情麵,也不願意去得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