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3 / 3)

很久很久以前,黃鶴山有一個小村莊,莊前有一道河,據說這河水能流到長江。村上百姓,都靠種田打獵為生。

住在靠河邊的有兩家:東頭這一家姓張,隻有一個人,叫張牛,生得結結實實,又黑又壯。他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捉魚,天上飛的,水裏遊的,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逃不過他的手心。這年輕人不但人有蠻力,而且還吹得一口好簫,一有空他就吹。說來也奇怪,隻要簫聲一起,就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鳥,圍著他飛轉。

西頭這一家姓杜,母女兩個。母親眼睛瞎了,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來養活。鵑子不僅長得漂亮,而且非常聰明伶俐,一雙手不知有多巧,織出來的布不僅好看,而且還非常結實。

鵑子不但會織布,還會唱歌,喉嚨就像百靈鳥,歌聲委婉動聽。還有一件出奇的事:那就是,黃鶴山下長滿了杜鵑花,隻要鵑子一唱歌,不管什麼時候,這花就會綻開,朵朵都飽滿鮮豔,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都有,好看極了。

張牛和鵑子從小住在一條河邊上,天天見麵,玩得很好。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常在一起,外麵不免有了風言風語。鵑子避嫌疑,見了麵不好意思講話,站得遠遠的,一個吹簫,一個唱歌。張牛性子直,不怕人說閑話。他見鵑子生得單薄,力氣小,挑不動水,就每天把水挑到鵑子的家門口,再由鵑子拎回家去。一天一次,天天如此。

鵑子會唱歌,長得又漂亮,周圍莊上的人都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縣裏,縣裏的人都知道了。傳呀傳的傳到京城裏去,連皇帝也知道了。當朝的皇帝是個昏君,年年要選妃子。他聽到這個消息,就下道聖旨,凡是年輕美貌的姑娘都要選進宮去,並且指名要選鵑子。這下可把黃鶴山的縣太爺忙壞了,趕緊騎上大馬,帶上一班如狼似虎的衙役,直奔黃鶴山來。

這一天,鵑子正在門口織布,張牛在河邊修桶,一個在唱,一個在對。鵑子唱道:

“杜鵑花開紅豔豔,

花開花落人常見。

但願杜鵑花不敗,

千山萬嶺紅萬年。”

張牛對道:

“杜鵑花兒紅爛漫,

萬花叢中光燦燦。

杜鵑開在我心中,

永生永世開不敗。”

歌聲一直響到雲端裏,引來了五顏六色的小鳥,唱開了千姿百態的杜鵑花。小鳥叫出了動聽的聲音,杜鵑開出了鮮豔的花朵,一派春天的迷人景象。突然,歌聲停了,小鳥飛走了,杜鵑花也謝了。遠遠的塵土漫天飛舞,人喊馬叫,縣太爺帶著一班衙役闖進了莊子。

縣太爺進了村,就東家找,西家看,把年輕的婦女都帶出來了,家家戶戶哭聲一片。縣太爺走到河邊,遠遠地看見鵑子坐在門口織布,連忙跑到織布機前,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仔仔細細地看了又看,瞄了又瞄,不懷好意地說:“你就是鵑子吧!”

鵑子把頭一昂:“不錯,什麼事呀?”

縣太爺說:“恭喜你啦!皇上選中你了。”

鵑子一聽,掉頭就走。這下子縣太爺急了,捏著個嗓子,拚命地喊:“帶走!”衙役衝過去就拉。正在河邊修桶的張牛,三步兩步趕了上去,想抓住鵑子。但是寡不敵眾,鵑子還是被搶走了。

鵑子被搶走以後,張牛天天愁,夜夜愁;鵑子媽天天哭,夜夜哭。張牛心裏想:鵑子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我得想個法子把鵑子找回來。他就對鵑子媽說:“好媽媽,你不要哭。我到京城裏去找鵑子,缸裏有清清的一缸水,壇裏有滿滿的一壇米,灶頭有高高的一捆柴,你安心在家裏過著。我一定要把鵑子找到才回來。”

鵑子媽點點頭說:“好孩子,你去吧,我自己會照應自己,你放心吧!”

第二天大早,張牛背了一個小包袱,帶著他心愛的竹簫上路了。他發誓要把鵑子找回來,不管刮風下雨,就這樣,他跨過九九八十一座山,趟過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九九八十一個彎,走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到了京城。

再說鵑子,自從被送到皇宮,皇上就像得到一顆價值連城的明珠,舍不得離開,他問鵑子:“美人,聽說你會唱很好聽的歌,唱一支吧!”

鵑子不開口。

皇帝又問:“美人,聽說你會織很好看的布,織一匹吧!”

鵑子還是不開口。

不管皇帝問上多少句,鵑子始終沉默不語。皇帝氣急了,就把她關在宮裏的一間小房裏,一步也不許出門。從此,鵑子不吃也不喝,漸漸地瘦得容貌也變了。皇帝也不再來看她了。

張牛好不容易在京城找到了皇宮。皇宮又高又大,什麼人也不準靠近。他在宮牆外頭,守了好幾天,心裏老是疑惑:“鵑子是不是真在這兒?就是真在這塊,皇宮這麼大,究竟在哪個地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紮了個風箏,用根線穿在竹簫上麵,讓簫的聲音通過風箏的引線,傳得更高、更遠。鵑子如果聽見了就知道我來了,就會唱出動聽的歌。這天,鵑子睡在床上,昏沉沉的,忽然聽見一陣竹簫的聲音,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從窗戶裏朝天上一看,隻見天上有一個風箏,尾巴被風吹得飄飄的,那嗚嗚的簫音,就是從風箏上隨風飛下來的。她臉上露出了笑容,知道張牛哥來找她了,她打起精神坐起來,唱出了優美動聽的歌:

“竹簫竹簫你莫吹,

風箏風箏你莫飛。

鵑子我在皇宮內,

宮深牆高家難歸。”

歌聲繞著大樹轉,繞著花園轉,繞著宮牆轉,轉呀轉的轉出了宮牆。張牛聽到這熟悉的歌聲,多高興啊,趕忙對了一首:

“山再高擋不住會飛的鳥。

宮再深攔不住鐵心的人。

我願肋下生雙翅,

飛進深宮把你尋,”

張牛唱著唱著,又傷心難過起來了,有氣無力地倒在宮牆旁邊的大樹下,癡呆呆地望著高大的宮牆,不久就漸漸地變成了一隻羽毛絢麗的小鳥,振起雙翅,飛進了宮牆。小鳥飛到鵑子的床前,對著鵑子叫喚,這聲音就像竹簫的聲音,嗚嗚咽咽,低沉哀怨。鵑子聽了對小鳥說:“鳥兒,鳥兒,你別叫,你叫疼了我的心。”說著說著,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一朵的杜鵑花。鵑子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五個瓣子,花心有一顆碧綠碧綠的綠珠兒的杜鵑花。

小鳥飛到床上,把這株杜鵑花銜了起來,又撲打著飛出了宮牆。小鳥緊緊地銜住這朵杜鵑花,一直往黃鶴山飛,繞過九九八十一個彎,飛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越過九九八十一座山,飛了九九八十一個時辰,就飛到了鎮江南郊黃鶴山下,把這朵花兒栽到了鵑子家的門口。從此,鵑子家門前又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不管這片杜鵑花怎麼美,總美不過鵑子變的那一棵。那花有五瓣一珠,人們就叫它“五寶綠珠”。

後來,這裏造了一座廟,叫做“鶴林寺”。廟裏有一座砌得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鵑台”。台上那棵名貴的“五寶綠珠”,在萬花叢中嬌豔地開著。每當清晨和黃昏,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台上空飛舞鳴叫,當中有一隻鳥叫得特別淒涼,就像竹簫的聲音,據說它就是張牛變的。蝙蝠稱王

太初時期,眾鳥兒們要選個鳥王。那時,大家商定:哪個最早看見太陽升起,它就可以做鳥王。蝙蝠與鴿子兩個雖能同時早早地看見日升,為了自己能當上鳥王,蝙蝠欺騙鴿子讓吃幹炒麵,故意耽延。結果,蝙蝠雖提前見到了日升,但鳥兒們並不承認它為鳥王。

另一次,大家商定:誰飛得最高,就算誰為鳥王。蝙蝠事先鑽進飛得最高的大鵬的翅膀羽毛縫隙中,與百鳥比賽。鳥兒們飛呀飛呀都很疲勞了,別的鳥兒要返回地麵去,隻有大鵬鳥滿以為自己是當然的鳥王了,自豪地高喊:“我已飛到最高空了!”接著,又展翅向高空飛去。這時,蝙蝠便從大鵬鳥的羽毛叢中鑽出,又飛到大鵬鳥的上麵,高喊:“我已飛到最高空了!”邊喊邊向更高處飛去。總算飛得最高,但是,所有鳥兒們,仍不承認它是鳥王。說:“像這種沒有羽毛隻有觸角,顏色又很難看的東西,連鳥兒都算不上,又怎能當我們的鳥王呢?”這樣一來,蝙蝠不僅沒有當上鳥王,還被排除在普通的鳥兒行列之外。

蝙蝠雖有智慧,但無羽毛,就被眾鳥們欺侮了一通。作為一個人,衣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應該具備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