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記》,又被譯作《埃涅阿斯記》,意思是關於“伊尼亞斯的史詩”。故事來源於意大利的民間傳說、羅慕洛建立羅馬城的傳說和披拉斯喬侵入意大利的傳說。古代羅馬文化是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所以許多羅馬著作都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埃涅阿斯記》也不例外,這部作品實際上模仿了荷馬史詩。
《埃涅阿斯記》的前六卷模仿的是《奧德賽》,以倒敘手法描寫了特洛伊王子伊尼亞斯在特洛伊滅亡後,夫妻離散,被迫流浪異鄉,在海上漂流了七年之久,後來被風暴吹到了北非的迦太基,受到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熱情款待,在這裏,伊尼亞斯回憶了特洛伊陷落的情境和他流浪七年的悲慘遭遇。多情的女王傾心相待,並與伊尼亞斯結婚,婚後神靈命令伊尼亞斯前往意大利,在那裏重建已被毀滅的邦國,但是必須離棄女王狄多。多情的狄多自殺身亡,而伊尼亞斯則來到了意大利,在神巫的引導下,遊曆了地獄,見到了自己死去的父親,他的父親為他顯示了羅馬光輝和偉大的未來。
《埃涅阿斯記》的後六卷模仿的是《伊利亞特》,描述的也是戰爭。伊尼亞斯預見了羅馬的未來後,來到意大利的拉丁姆地區,在這裏,他受到國王拉丁努斯的款待,同時,神靈命令他迎娶拉丁努斯的女兒。但是,因為魯圖麗亞國王圖爾努斯早就向他的女兒求婚,這導致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戰爭,天神也被卷入了這場爭鬥之中,最後,伊尼亞斯殺死了圖爾努斯,《埃涅阿斯記》至此結束。
《埃涅阿斯記》的主題是關於一個偉大帝國的命運問題,中心是強調帝國的光榮是神意注定的結果。詩人歌頌了羅馬的祖先建立國家的豐功偉績,歌頌了羅馬的光榮,並把羅馬稱霸世界的原因歸結為神靈的意誌。因此,作者特意安排伊尼亞斯遊曆可怖的地獄,借其亡父之口,宣揚羅馬帝國萬世不拔的基業。同時,為了給現世的羅馬統治者屋大維罩上神聖的光環,作者把伊尼亞斯的兒子寫成愷撒和屋大維的祖先,並宣稱他們將把權力推向“八荒八極”,重現“黃金盛世”,從而為屋大維的統治製造了正統的光輝。
《埃涅阿斯記》宣揚了羅馬民族的自豪感和愛國精神,特別強調了羅馬建國的艱辛和來之不易,告誡人們要珍視帝國的和平,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精神。
《埃涅阿斯記》塑造了一個偉大的伊尼亞斯的英雄形象。伊尼亞斯是一位具有高貴品質的英雄。因為他是羅馬帝國的開創者,所以作者特意把他塑造成一個理想的政治領袖的形象。在戰爭中,他勇敢無畏,敢於接受任何的挑戰;在待人處世上,他公正仁慈,誠懇大方,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懂得克製自己的感情,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理性重於感情的形象。
《埃涅阿斯記》文體風格嚴肅細膩,開創了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的先河。雖然有模仿荷馬史詩的成分,但在語言上,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完全是由維吉爾在書齋中創作出來的,據說,維吉爾對《埃涅阿斯記》的遣詞造句極為講究,一天隻寫三行詩。
所以《埃涅阿斯記》的語言嚴肅、哀婉、細膩,朦朧感十足。例如,作者在描寫狄多和圖爾努斯死的時候,筆觸就極其細膩,用深入的心理刻畫表現了人物的情感。
史詩采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例如,把殺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做春天裏吐著舌頭、試圖攻擊的毒蛇;把在空中疾飛的長矛比做黑色的旋風,在空中呼嘯著,射向敵人。所有這些比喻為嚴肅的詩歌主題增添了許多生動之處。奧維德
奧維德(公元前43~約後17年),古羅馬詩人。出生在羅馬附近的小城蘇爾莫。由於家境富裕,他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主要學習修辭和演說。18歲時開始寫詩,其詩明顯帶有亞曆山大裏亞風格。《戀歌》是他最早的作品,其餘早期作品還有《列女誌》、《愛的藝術》、《論容飾》、《愛的醫療》等。中期的主要作品是《變形記》和《歲時記》。《歲時記》的主要內容涉及羅馬宗教節日及其有關的曆史事件、傳說、祭祀儀式和民間習俗等,遺憾的是詩人隻寫了前6卷就因流放而被迫中斷。晚期作品主要反映作者被禁錮異地時孤獨痛苦的心境以及對羅馬的懷戀之情,主要有《哀歌》和《黑海零簡》等。
《變形記》是奧維德一生最輝煌的傑作,全詩共15卷,大約250個故事,其中較長的有50個。全詩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卷講述了宇宙的建立。詩歌以宇宙由混沌變為有秩序開頭,接著描述了人類開創時的四大時代。鐵器時代的國王呂卡翁因冒犯天神朱庇特被變成一頭狼,朱庇特對那些對天神不敬的人類極為不滿,決定用洪水滌蕩人世汙穢。隻有丟卡利昂和他的妻子幸存;他們聽信神諭,一路上擲下地母的骨頭,使地上重新長出人類,同時也生長了一種怪物蟒蛇。日神阿波羅殺死蟒蛇,又追河神女兒達佛涅,達佛涅為避阿波羅變成一棵月桂樹。日神之子法厄同為顯神威,冒險駕駛太陽車,不幸墜身火海。
第二部分是第2~11卷,講述了各位神話英雄的故事,天神朱庇特忙於自己的感情遊戲,他把心愛的美女伊娥變成母牛,自己變成白牛。他還和歐羅尼、達那尼、勒達等美女幽會。狩獵女神狄安娜把無意中闖入仙女洞的阿克特翁變成麋鹿,並讓獵狗把他咬死,神後朱諾苦於丈夫朱庇特感情無常,把卡利斯忒、塞墨勒變成了她嫉妒的犧牲品。玻俄提亞王的幾個女兒不肯參加酒神節,酒神把她們變成了蝙蝠:詩人還講述了文藝女神等其他神話人物的故事。
第三部分是第12~15卷,講述了古希臘的曆史故事,特洛伊王子帕裏斯拐走斯巴達王後海倫,引起了持續100多年的戰爭;最終失敗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到達意大利,贏得拉提努斯國王的好感,並得到了他的女兒,但又引起了與圖爾努斯的戰爭。最後,埃涅阿斯取得了勝利,由此奠定了羅馬帝國的基礎。
《變形記》寫於公元7年。由於奧維德在公元前1年發表了《愛的藝術》,描寫引誘私通術,與國王奧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發生衝突,在他寫完《變形記》後,也即公元8年,被奧古斯都流放到托彌。
《變形記》結構上氣勢宏大,銜接巧妙。詩人集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之大成,以“變形”為中心層層展開各個故事情節。無論是神是人,最終不是變為獸類、鳥形,就是變成樹木、花草或頑石。即使是希臘神話中的半神半人、半獸半人,乃至曆史人物,都以變形為結局,生動有趣地穿插於故事之中,並在故事的結尾表明變形的意義:“一切事物隻有變化,沒有死亡”,這一思想就是詩人自己的觀點。
詩人運用奇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總結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才能,賦予了流傳已久的傳說故事以新的生命。比如刻宇克斯和阿爾庫俄涅的故事,詩人以科洛夫的尼坎德羅斯變形記為材料,用三次變形把有關的幾個互不相幹的故事有機地聯係起來,成為一個生動而優美的英雄故事。從而用愛情激發人的美感和對生活的希望。
奧維德對後世詩歌的影響主要在技巧方麵,詩人有著傑出的修辭技巧與表達能力,比如烏利西斯和埃阿斯為爭奪遺物而展開的辯論,辯詞精煉、氣魄宏大。在中世紀,奧維德被看成權威,但丁《神曲》中的故事多取自《變形記》。文藝複興時的英國詩人喬叟、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也深受奧維德影響,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大多數典故都取自奧維德。但丁·阿利吉耶裏
但丁·阿利吉耶裏(1265~1321年),意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世界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他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屬圭爾費黨的小貴族家庭,少年時學習過語法、修辭、數學、音樂等功課,並自學寫作詩歌,而且很快顯露出非凡的藝術天才。但丁青年時代的作品主要有愛情詩,他把這些詩獻給心愛的女子貝雅特裏齊。貝雅特裏齊被詩人視為上帝派到人間、啟迪他靈魂的天使。成年後,但丁潛心研究神學與哲學,他認真閱讀波伊提烏、西塞羅、亞裏士多德,以及托馬斯·阿奎那的作品,並開始創作隱喻訓世詩。通過豐富的創作實踐、廣泛的閱讀和深刻的研究,但丁打下了係統而堅實的文化基礎,為後來創作的升華準備了必要條件。政治鬥爭對但丁的性格與思想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丁青年時代積極從事政治鬥爭,加入了圭爾費黨,並參加了反對吉伯林黨的戰爭。勝利後,佛羅倫薩的圭爾費黨分裂成“黑”“白”兩大政治派別。當時的教皇博尼法齊烏斯八世為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托斯卡納地區插手兩派鬥爭。但丁反對教皇於涉佛羅倫薩內政。由於“黑派”讚成教皇的幹涉,企圖借助教皇的力量打倒“白派”,但丁不得不向“白派”靠攏。1301年,在教皇的唆使下,法國軍隊南下意大利,幫助“黑派”奪取佛倫薩政權;但丁與其他“白派”領袖被流放。流放生活開擴了但丁的眼界,他的視野從佛羅倫薩的派別之爭轉向維護整個天主教世界的安寧和秩序。他決心與教皂及其支持者鬥爭到底,並發誓將滿身榮耀地返回故鄉,否則永遠在外,死不回頭。這一決心是推動但丁後半生努力奮鬥、完成文學巨著——《神曲》的巨大動力。1321年9月13日,但丁客死於拉文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