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神一元(2 / 2)

艾道寧為米脂艾氏旁枝,幼年有幸在艾氏族學裏讀了兩年書,後因才思不足於揚名科場被族學放棄。不管如何說,艾道寧畢竟勉強粗通文墨,所以被缺乏人手的鄭義即時委以重任,就職膚施縣縣令並替鄭義代管延安府政務。

艾道寧向鄭義解釋說:“非是五百騎,而是一千五百騎。李鴻基奉命整合延安府各股流賊,收編近千皮甲弓箭馬刀輕騎,其戰力雖然不如火銃精騎,卻足以與韃靼一對一捉殺。再者,韃靼賊兵也沒有五千騎之多,韃靼其俗慣例,聚合猛攻官兵邊防重鎮,入關則分眾抄掠,其戰法則慣以重騎護陣,輕騎回旋騎射包抄。我軍火銃精騎皆配備胸甲,韃虜騎射射程雖遠,弓箭不能傷我分毫;距離靠近,我軍則火銃齊射,火銃威力遠超弓箭數倍,重騎鐵甲尚能一丸擊斃,何況其它?除非韃虜集合兵力,否然李鴻基足以抵禦。又,韃虜唯利是圖同時欺軟怕硬,不打呆戰更不打硬戰,發覺遇到強敵就迅速後撤,先保存實力再尋找戰機,所以李鴻基才能有擊走韃虜之功。”

鄭義長舒一口氣,原來是自己不懂明時風俗。想想也是,明軍固然廢弛奇葩,可河套韃靼又何曾歲歲突馳陝西如兒戲?河套韃靼戰力大抵與陝西邊軍相當,太平軍能夠力壓陝西邊軍,自然也能抵禦河套韃靼侵襲。米脂艾氏世代文武兼備,艾道寧似乎熟悉韃靼風俗,鄭義不懂就問:“韃靼有沒有可能集結兵力總攻膚施?”

艾道寧先搖頭再點頭:“韃虜畏威而不懷德,貪利而不瘋狂。韃虜誌在財貨,發覺李鴻基兵威較強,立即轉尋他縣劫抄,毫無與我軍硬打一場興趣。據斥候傳來的最新軍情,神一元與韃虜此時將目標放在膚施縣之東的保安縣,彼若取保安縣輕易而舉,勢必乘勝東來膚施;彼若遇挫保安縣,則或立即退回草原或轉道寧夏鎮、慶陽府尋找獵物。”

保安縣屬延安府,然其臨近延綏鎮,攻取易守之難,所以尚在朱明朝廷手中。

另外,保安縣附近活躍一股兩三千饑民規模流寇,保安縣官吏因此過的十分艱難。考慮饑民對官僚鄉紳的怒火,考慮神一元勾結韃靼的現實,保安縣周邊那股兩三千饑民流寇極有可能投靠神一元,裏應外合攻陷保安縣城。

保安縣陷落幾率極高,也就是說神一元侵寇膚施縣的幾率極高。

保安縣地在西川河與洛水河之間,中間越過數十裏崎嶇山路就能抵達膚施,轉道向南亦可沿西川河逼近安塞。斟酌一番延安府地形,鄭義覺得最好誘敵深入,任由神一元逼攻安塞或者膚施,然後讓他們有來無回。當然戰術得與現實結合,鄭義命令艾道寧就地防禦同時又遣使通告李鴻基,詢問李鴻基有無更好作戰意見。

艾道寧傳達鄭義最新指令間隙,忽而猶豫問道:“李鴻基截擊韃靼,除了三百餘級斬首另有百餘俘虜,願走走願留留政策是不是延緩月餘?”

鄭義先是一愣,繼而撫額無語:“艾道寧,你是拐彎抹角勸我莫學千古仁君宋襄公嗎?我早就說過,馬匹傳遞消息耗費時日,隻要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軍政諸事爾等皆可臨機決斷。我與明軍與各股流賊之爭,爭在民心,爭在士心,爭在軍心,故不以殺伐揚軍威,專注於興修水利、賑濟境內災民。追隨官兵如何,追隨王嘉胤如何,追隨我鄭義如何,繼續做流賊饑民如何,百姓們心底比較比較自然得出結論。朱明王朝坐擁天下兩京十三布政司,兵員要多少有多少,可瞧瞧邊軍現狀,瞧瞧去年各布政司勤王軍……再瞧瞧我們太平軍,其中泰半是效忠皇帝的小吏兵卒。不必殺戮,也無需殺戮,隻要向他們證明我們比朱明王朝強,陝西邊軍乃至兩京十三布政司百姓必將都是我們同袍戰友。”

“神一元呢?他非是自救,非是安民,而是兩敗俱傷的滅世惡魔,隻曉得搶劫,隻曉得破壞。神一元或許也是饑寒交迫才不管不顧亂搶,我同情他們艱難境遇,但絕不許他將延安府變為地獄。守一方救一方人,誰若向我百姓揮刀屠戮,我必罰之殺之鎮壓之。所以,神一元韃靼俘虜別說不肯降,就是肯降也得甄別其手頭有無虐殺罪惡,或殺或罰為勞役贖罪;不肯降,也得如囚犯一樣監禁起來,或殺或罪。當殺則殺,當罰則罰,當囚則囚,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