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正月初五日,神一魁夜陷保安縣。
驟聞保安惡訊,膚施縣內一時群議洶洶,類如孫可望首鼠兩端之徒數不勝數。
這是不能避免的,畢竟太平軍根基太淺,哪怕鄭義懷有金手指利器,暫時也隻能鎮之以靜。
所幸,神一元終究不是史冊典籍裏濃筆重墨之輩。
神一元與韃靼皆誌在財貨糧食,攻陷保安縣之後歡呼哄搶三日之後,方有心情尋找下一獵物。崇禎四年初十日,神一元韃靼聯軍先鋒西進窺探虛實,發覺膚施縣城有備,又遣使試探太平軍:“與我糧食千石,則不率軍來攻。”
鄭義情知妥協換不來和平,毫不猶豫以嘲諷口氣回絕神一元:“不來是小狗。”
鄭義不知也不在乎神一元收到回信時何等神情,卻是出乎鄭義意料官兵追剿神一元速度極快,神一元正月初五破城,延綏鎮總兵官杜文煥正月十三日即兵臨城下。鄭義詢問左右之後方知,原來杜文煥家在寧塞營,神一元攻陷寧塞營後杜文煥全家罹難,杜文煥率兵追剿神一元乃是為報滅門血仇,怎能不快?未幾,寧夏鎮兵官賀虎臣、副將苟伏威、副總兵張應昌、參將張全昌等等相繼增兵保安。或許神一元與韃靼萬餘聯軍虛有其表,或許官兵眾誌成城協助杜文煥複仇,不久就傳來官兵陣前射殺神一元捷報。
神一元死了!
其興勃,其亡速,令鄭義無法舒暢過年的神一元就這樣簡簡單單死了!
神一元雖死,韃靼聯軍仍存,傳言是由神一元弟弟神一魁統領。
或許保安縣城糧食殆盡,或許畏懼官兵圍城剿殺,崇禎四年二月初八日,神一魁韃靼率軍突圍,轉道衝向寧夏鎮。也不知寧夏鎮兵力空虛還是弊病叢生毫無戰意,寧夏都指揮王英麵對神一魁韃靼聯軍竟然再演賀虎臣兵潰同官之景,無數官兵紛紛隨之棄城逃亡。
崇禎四年二月十四日,神一魁借道寧夏鎮率軍突入慶陽府境內。
崇禎四年二月二十二日,神一魁兵圍慶陽府府城安化。
崇禎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神一魁攻陷慶陽府合水縣。
神一元、神一魁兄弟輾轉流動作戰,數十日間橫掃慶陽府寧夏鎮,論威勢比鄭義昨年割據延安府還要凶猛。借著神一魁這股旋風,鄭義也趁機小幅度拓展地盤,陸續兼並延長、延川、青澗、吳堡等縣,將前沿陣線推進至綏德縣。
可惜,或許神一魁人格魅力不如神一元,或許饑民填飽肚子不願再冒險,或許流民散兵乏缺逆境堅韌精神,神一魁昌盛未滿兩月就開始急速衰敗。崇禎四年三月初三日,神一魁久圍安化城不克,覺察副總兵張應昌追來,不得已撤圍暫退。勝時一切都好,挫折降臨時矛盾隨之而生,官兵四麵增援包圍網越來越稠密,而隨哄而起的數萬饑民又是各有心思,神一魁內憂外患交加於是嚐試息兵請降。
三邊總督楊鶴治陝之策,“招撫為主,追剿為輔”,自其到任以來,不知招撫多少股流賊。賊來自於饑民,饑民不畏死,恐怖殺伐追剿又有何畏?單純軍事追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變,主張通過招撫安插的辦法,使起義農民解散歸農是正理,奈何楊鶴空有招撫之名,卻始終弄不來足夠糧食。招撫招撫,沒有糧食怎麼招撫饑民,勸饑民老老實實待在家裏餓死不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是楊鶴現狀。
不管怎麼說,楊鶴招撫之名終究深入人心,各股流賊都願意試著相信楊鶴。
神一魁遣使劉鴻儒等嚐試請降,楊鶴一如既往許之。
崇禎四年三月初九日,流賊頭目孫繼業、茹成名等六十餘人歸降明軍,並送還合水縣知縣、保安縣縣印。
楊鶴怎麼處置孫繼業等流賊頭目的?楊鶴於城樓上奉禦座宣讀聖諭,令流賊頭目跪拜高呼萬歲,再往關將軍廟前立誓不叛,令流賊自行解散回家種田,滑稽程度堪比倆黑幫頭目談判。楊鶴毫無實際行動的招撫,效果可想而知,慶陽府、平涼府該怎麼亂還是怎麼亂。當然也不是沒有效果,楊鶴無法想像的寬容招撫政策令神一魁等黨羽急促分裂,陸續投降明軍消化數十日搶劫成果。楊鶴雖然未除神一魁等流賊叛亂根病,但是神一魁聯軍風崩離析,慶陽府等地明麵上也總算回歸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