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塞,百二秦關,關中之地勢也。
膚施優於杜家峁,關中優於延安府,既已奪取西安府,鄭義旋即將軍政中心遷至關中。
鄭義嫌西安兩字小氣,於是改西安府為長安府,原來的長安縣則更、降為西安縣。新長安府行政區規劃繼承明製,仍由鹹寧縣和已改為西安縣的原長安縣兩縣共同協管;城內明廷官府衙門稍加改造,東北區域的秦王府用以集中安置秦藩諸郡王等宗室;原臨潼郡王府以及府南的東鎮國將軍府改為軍營,留戍一營步騎監管城內市民秩序;原永豐倉、屯田道官署、倉南的西鎮國將軍府以及周邊寺廟,協同大小蓮花池就地或拆或改建為大將軍府,充作鄭義長安城私邸;永豐倉東南、正南的原西安府、長安縣衙、鼓樓等地,稍加修葺改為太平軍軍政官署。
案,比起漢唐長安故京,明時西安府城區較小。若跨越時空以標準時空共和國西安市作地標參考,所謂雄偉西安府城隻是西安市市中心的老城牆區域罷了,蓮湖區屬原長安縣,新城區、碑林區屬鹹寧縣。
一則夯土包磚防禦已經落伍,二則嫌棄西安府格局小,拓展長安城池需求不久列入規劃當中。
鄭義略略回憶後世西安市,把城池首批拓展方向指定為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說來也是巧合,太平軍恰好是從含元殿遺址向南轟塌西安府城牆的,唐之舊宮,今日為我,頗有吉兆隱喻。鄭義不忍毀掉後世印象,於是以專斷獨行定為未來皇家園林予以保護開發,然後再圍繞含元殿遺址東西北三麵建造三座棱堡,彼此互相嵌套,提高長安城火炮防禦能力。
當然,這些規劃工程量浩大,絕非一兩月苦幹所能完成。鄭義深以隋煬帝楊廣、秦始皇帝等悲劇為戒,更堅決不學各朝選派剝削役民,而是繼續實施以工代賑救災方案把大量饑民轉化為建築工人使用,有多少饑民就做多少活。流民營政策,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條件極為寬鬆。家裏沒糧食又沒錢買,那就去流民營報道保準你餓不死,如果肯勞動精於勞動還另有錢拿;若是另有活路,提前三天報備,即可輕鬆離開流民營開始新生活。隻要流民營管理不出錯,一切無礙。
說到底,拓展城池終極目的還是控製饑民,以土木勞動消耗其逆反怨氣和力氣。
隻要鄭義有糧食,就能聯合陝西無數饑民,繼而以絕對人數鎮壓某些心懷鬼胎的土豪鄉紳。
晚明今時陝西布政司,鄭義粗估約有五百六十萬人口,以減產三成計算則有一百六十八萬人淪陷饑荒。朱明朝廷基層癱瘓已久,根本無法及時組織有效賑災,一百六十八萬人均糧食缺口勢必帶動三四百萬各種程度饑民此起彼伏叛亂。可如若有糧食及時賑濟,三四百萬半飽饑民必當回歸最初一百六十萬饑民,以人均年耗200kg小麥簡單計算,也就意味著336000t糧食缺口。位麵基地小麥現價為每噸21銀圓,33.6萬噸小麥價值706萬銀圓,這無疑是筆超級巨款,要知道鄭義攻取全陝的金銀貴金屬收益也才八九百萬銀圓而已。
話又說回來,再巨款也好過災荒麵前束手無策的朱明朝廷。
七百萬銀圓巨款雖然驚心動魄,可考慮其是一年十二月長期消耗,考慮位麵基地金銀超高比例兌換,鄭義倒也勉強能夠應付。尤其是金銀彙兌,位麵基地黃金彙率現價雖然降低到1000g黃金兌彙2532.3銀圓,但所謂706萬巨款也隻等同2.8噸黃金罷了。晚明中國雖然沒有各種超級金礦,但在後世陝甘寧青遼闊西北區域括刮幾噸黃金,難歸難,卻終歸有路可走。亦是有位麵超時空物資補給糧食,鄭義輕鬆建立起無數流民大營,繼而從流民營中甄選青壯參軍。
就這樣,四萬雄兵配合各種臨陣起義流賊,太平軍捷報如雨,百數日快速兼並陝西八府三邊。
東北方麵: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洪承疇驚聞潼關之陷,不顧一切急率延綏精銳邊軍衝向延安府,試圖圍魏救趙卻慘遭張獻忠伏擊,落得差點全軍覆滅。
張獻忠無愧狡詐之名,欺負洪承疇不懂太平軍體製,故意示之以弱,令少數散兵且戰且退。反觀洪承疇等官兵,皆視太平軍為流寇黃巢方臘,乍聽說太平軍攻陷潼關衛,第一念頭竟是蟻賊糧食吃盡了想往河南跑。張獻忠種種散兵示弱,非但沒有引起洪承疇懷疑,反而被當作太平軍主力東逃證據。官兵自以為即將取得光複延安府之功,一時士氣如虹,人人爭先奮戰。與此同時,張獻忠將步兵橫隊從容布置某山坡反斜麵,先近距離齊射給於明軍先鋒毀滅性打擊,等明軍露出撤退跡象,預備埋伏的火炮轟鳴聲又忽從明軍背後響起,最終導致明軍瞬間崩潰,散亂無序逃向山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