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東出生於一個貧寒家庭,母親是煤氣公司的職工。寒冬臘月,家裏沒有取暖設備,母親就給他用鹽水瓶灌一瓶溫水取暖。很小的時候,孔祥東已顯示了音樂天賦,家裏沒錢買鋼琴,母親就在一張白紙上畫黑白琴鍵,整出一個鋼琴模型。就著這台紙鋼琴,他開始了人生鋼琴之旅。
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之後,孔祥東的鋼琴天賦被家庭貧困衝消了,在班上一點兒也不算突出,成績名列倒數第三。
初二的時候,有“瘋老師”綽號的範大雷先生教孔祥東那個班。範先生見孔祥東比較消沉,把他召到辦公室,讓他照琴上的譜子彈一遍。孔祥東不明就理,照著樂譜,使出渾身解數,彈奏起來。手止樂停,餘音不絕。範大雷先生認真點評:“總的來說不錯,技術上沒問題,樂感也還好。你沒必要老是愁眉苦臉。彈琴要笑,在心裏笑,就像陽光照進屋子。”孔祥東頭一回聽到老師給自己這麼高的評價,心裏別提多高興。
他問範先生:“怎樣才能彈得更好?”
範大雷沒有正麵回答他,而是講國際鋼琴大師霍洛維斯的故事給他聽,告訴他霍洛維斯每天要彈12—14個小時。孔祥東不信,彈這麼長的時間,吃得消嗎?
範大雷先生用挑釁的口吻對孔祥東說:“不信你試試,說不定你就成了中國的霍洛維斯。”
試試就試試,孔祥東在範老師的激勵下,由學變為勤學,由練變成苦練。當年冬天,上海濕冷的天氣讓人著實吃不消,而琴凳上的孔祥東頭發被汗水濡濕,內衣汗珠被沾濕了。他終於相信了霍洛維斯的練琴時間,因為,他已連續練琴長達15個小時。
後來的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1985上,17歲的孔祥東在全國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次年,在莫斯科和西班牙,同時榮獲國際鋼琴大獎。在榮譽麵前,孔祥東自稱是“笨鳥先飛”。
古人雲,笨鳥先飛早入林。顯然,誰先跨出一步,誰就離目標近了一步,就比別人早一點成功。笨與不笨,那是謙虛的說法,關鍵是,這隻“笨鳥”為什麼會先飛一步?孔祥東的人生曆練讓我們看到,欲飛振翅之際,範先生的激勵給予不絕的動力。範大雷先生在肯定了成績之後,直接把自己的學生和國際一流的鋼琴大師相提並論,激勵孔祥東像霍洛維斯那樣勤練苦練。這一激,把孔祥東激成一位當代中國的世界級鋼琴大師。
普天下之鳥無不想盡早飛入林中,然而,因為沒有鼓勵,而缺乏動力,因為沒有激勵,而沒了目標,叫它如何展翅?千鳥於飛,有良師固然好,沒有良師,那就自己給自己鼓勵,自己激勵自己。一旦先於他人展翅,就可以搶先一步入林,趁早呼吸成功的氣息。
笨鳥展翅源於勵,這一勵,重千鈞,值萬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