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大樹底下好陽光(1 / 1)

有一句古話傳了千百年:大樹底下好乘涼。我們苦心孤詣找到一個大樹之後,乘涼成了惟一的享樂,延伸為生活的第一要義。就在我們躺在大樹底下乘好涼的時候,寶貴的時光悄然滑過,怡人的人生風景不幸錯過,留下歲月的痕跡,空自蹉跎。

李開複費盡千辛萬苦出國留洋,考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導師是著名科學家羅傑·瑞迪。羅傑·瑞迪是美國總統特別顧問委員會信息委員會成員,“圖靈獎”獲得者,師從這麼一個實力派科學家,成為他的研究生,李開複不可謂不幸運。換句話說,真是找到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啊。他無需出類拔萃,隻要混過研究生畢業,打著師從導師羅傑·瑞迪的牌子,那還不是各大公司的“搶手貨”?大樹底下好乘涼嘛。

然而,李開複並沒有在大樹底下解扣乘涼,合眼安眠,而是在大樹的蔭澤下,發奮學習,刻苦鑽研。他一頭紮到計算機語言識別係統的研究當中去,潛心研製,立誌有所作為。研究進行到關鍵之處,李開複對導師羅傑·瑞迪的方法產生懷疑,公然拒絕了這位世界級頂尖級計算機大師的指導,決定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他向導師力陳自己的觀點,堅定地說:“我想這麼進行,而不是你所主張的那樣。”羅傑·瑞邊說:“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可以支持你。”李開複是幸運的,因為“大樹”自有不一樣的大樹風格和氣度啊。

李開複按自己的路子走了下去,羅傑·瑞邊一如既往地給他提供最好的機器和最新的資料。有心人,天不負,李開複順著自己的方式往前走,研究終於有了重大突破,語音係統的識別率從原來的40%提到80%。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語音識別的研究都是在他開拓性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

大樹底下不僅是好乘涼,更有好陽光。在研究受阻的時候,李開複源何敢於向世界級頂尖大師叫板?可以肯定的是,大師身上散發著陽光,更重要的,李開複心中有陽光。

我們可以仰杖大樹,我們可以依賴蔭涼,但是在心中一定要預留一個位置,讓陽光照進來,驅逐懶散和消沉,激發鬥誌和信心。

心中有陽光,人生才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