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賴班族誕生記(2 / 2)

另外,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能大大釋放心理壓力,緩解疲勞。運動能改善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提高大腦皮層神經過程的興奮性、均衡性和靈活性。

明明已經過了下班的鍾點,你是否還想著打幾盤魔獸或植物大戰僵屍,抑或上淘寶東看看西逛逛。不管怎樣,如果經常這樣自覺或不自覺賴在辦公室,那麼你已是“賴班族”一員了。

據一項針對上班族白領的調查數據顯示,有30%的上班族會經常延遲下班時間,而工作日天天加班的則達18%。這項由某網站發起的調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等八大城市的3000多名上班族進行調查。調查發現,電信、媒體、軟件IT、銷售行業、客服、設計等行業的從業人群是調查顯示下班最遲的。而公務員、幼兒園教師、護士等職業則是下班最準時的。那些推遲下班的,則迅速被概括為“賴班族”。

成因一:下班了也是孤零零一人。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葉子》這首歌,是許多賴班族的生活寫照。

“就算下班,還是孤零零一個人,不知道做什麼好。”劉小姐是典型的賴班族,在省直機關上班,工作很輕鬆,但父母和男友都在邵陽,加上不是在長沙讀的大學,本地朋友圈子很校劉小姐的辦公室裏有三個人,一起結伴賴班,一起叫外賣,一起上網看電視劇,比一個人回家有意思多了。

成因二:工作壓力大,把賴班當休息。

因與相戀3年的女友吹了,在平和堂寫字樓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的宋先生,不僅在辦公室打發下班後的時間,連周末也在辦公室解決了。

“辦公室比家裏敞亮,還省了水電費。”宋先生說,為了不讓老板反感,他會自覺多處理幾個案子,並且打掃一下衛生。

“工作壓力越大的時候,待在辦公室的時間越長。”呆呆地盯著電腦,一兩個小時一晃而過。他說賴班就像給自己喘氣的空間,也算是一種休息吧。

成因三:逃過下班高峰期的堵車。

幾個月前,中科院發布了《2010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計算了在50個主要大城市上班平均花費的時間。在長沙,上班花費的平均時間逼近半小時。不少人賴班,就是被交通狀況逼的。

在長沙工作兩年的娃娃,就是典型之一。她所在的廣告公司,位於人民東路的銘誠國際大廈。“二環線周圍,人民路和車站路,堵得讓人瘋狂!”娃娃說,她一個禮拜能看到三到五次掛擦車禍。單位離家隻有4站路,但娃娃如果在下班高峰時段乘公交,至少要花一個小時。那種悶罐沙丁魚般的感覺,讓她想起來都呼吸急促。所以,娃娃寧可在辦公室裏多坐一小時。順便處理一點雜事,也算是給第二天的工作減壓了。

你是哪種類型的“賴班族”?

據調查,大都市的賴班族有以下四類。一是為避免乘車高峰期拖班族;二是寂寞托班族(單身人士害怕寂寞);三是辦公室水電免費環境“優”過家;四是工作量太大(短時間內要趕項目)。作為職場人士,必須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老是“賴班”,如果是因為工作效率過低,那麼就應該好好反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