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情緒正能量:努力對抗負麵情緒才會掌控命運(3)(2 / 3)

幾天以後,艾達被升為這個化妝品的部門經理,原來那天那個難纏的女士是這個化妝品品牌的總經理。當總經理問艾達為什麼不生氣時,艾達說:

“我當時真的很生氣,但是我爭吵並不是發泄我壞情緒最好的辦法,所以我要管好它,不要讓它跑出來影響我的工作。”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壞情緒,這是正常的。但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否定自己情緒的存在,而是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來發泄自己的負麵情緒,盡量把這個糟糕的情緒帶來的壞影響降到最低,這就是自我管理對情緒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呢?大家不妨可以嚐試以下的方法:

(1)體察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有許多人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所以不肯承認自己有負麵的情緒。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不好的結果。學著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2)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何適當表達情緒,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地體會、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確實用到生活當中去。

(3)以合宜的方式緩解情緒。

緩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些人會痛哭一場,有些人會找三五個好友訴苦一番,另外些人會逛街、聽音樂、散步或逼自己做些別的事情,以免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4)曬太陽。

精神病專家繆勒指出,陽光可改善抑鬱病人的病情。有研究發現,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鬆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製此激素分泌。

(5)加強體育鍛煉。

通過體育鍛煉能調整機體的植物神經功能,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激怒、焦慮、抑鬱等狀態。

(6)用色彩調節心情。

從服飾到家中、辦公室的環境,在冬季有意識地變換或增加一些鮮豔、溫暖的顏色,幫助自己變得開朗、自信。

(7)注意飲食調節。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維生素B1、B2的豆類、乳類、花生、動物內髒等。若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缺乏,可影響大腦的功能和情緒。德國營養心理學家帕德爾教授發現,香蕉含有一種能幫助人腦產生五羥色氨的物質,它可減少不良激素的分泌,使人安靜、快活。

(8)大聲哭喊。

找個僻靜的所在,盡情地大聲哭喊。日本心理專家研究發現,這種哭喊可使壓抑心理得到盡情宣泄;同時,由不良情緒產生的毒素,也可“哭喊”出來。

(9)聽音樂。

音樂可使大腦產生一種鎮靜安神的物質,但要選擇“對路”的音樂。

(10)賞花草山水。

花草的顏色和氣味,有調解人情緒的作用。至於青山綠水,鶯歌燕舞,會將你置於美好的情境中,心情便會被“快活化”。

(11)打木偶。

將木偶貼上讓自己不順心者的名字或事件名稱,然後拚命擊打。過後,人不再憋悶,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

(12)自我安慰。

可以找一些適當的理由告訴自己,這樣可以幫助你在挫折前接受現實哦,來保持自己樂觀的心態。

(13)睡好覺。

睡眠有助於克服惡劣情緒,穩心定神。一覺醒來,心情就會好多了。

浮躁,讓遠大理想化為泡影

浮躁是一種情緒,一種並不可取的生活態度。人浮躁了,會終日處在又忙又煩的應急狀態中,脾氣會暴躁,神經會緊繃,長久下來,會被生活的急流所挾裹。凡成事者,要心存高遠,更要腳踏實地,這個道理並不難懂。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力量使我們茫然不安,讓我們無法寧靜,這種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氣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浮躁不僅是人生最大的敵人,而且還是各種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性,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這樣說,我們的一生是同浮躁鬥爭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