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的猜疑讓她整日惴惴不安,每當見到別人臉色不好或兩三個人低聲交談,她就會擔心別人是不是在針對自己。過分猜疑讓他身心疲憊,感覺周圍的環境越來越差,最終辭職而去。
其實,別人的態度多是他們的情緒反映,每個人都經曆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或許與你並無多大關係,過分敏感多疑,本質上是一種心理過分向外投射的反應。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
猜疑的人通常過於敏感。敏感並不是壞事,但過於敏感的話,就很容易埋下害人害己的禍根。如果任猜疑蔓延發展,往往會形成攻擊性的變態人格。如果你想要為自己的情商加分的話,如何消除猜疑是你必修的一課。
(1)把猜疑消滅在思維中。
如果一個人一旦被猜疑的繩索鎖住,必定處處神經過敏,對他人對自己心生疑竇,損害正常的人際關係。那麼,工作中應該如何消除這種不良心理呢?拓寬胸懷可以增大對別人的信任度,排除一個人的不良心理。所以消除猜疑,首先要提高個人修養,優化自己的心理素質。
擺脫錯誤的思維方法也是避免猜疑的有效方法。思維對人是一種束縛,思維會把人帶進一個死胡同。換一種思維才能使猜疑之心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猜疑是多疑者對自己心靈設置的一道心理障礙。一個人如果能敞開心扉,增加心理透明度,猜疑之心自然就可以煙消雲散了。
(2)用理智和自信化解猜疑。
理智可以化解猜疑發生,因為猜疑屬於情緒,而理智是祛除猜疑的良藥。當自己開始懷疑別人時,要馬上尋找產生懷疑的原因,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的信息加以辯證分析,這樣猜疑就不會像陰雲一樣堆積在自己心頭。同時,冷靜思考也是祛除猜疑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可以看到自己的長處,並相信自己可以與周圍的人處理好人際關係,能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當我們充滿信心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時,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行為,也不會隨便懷疑別人是否會挑剔、為難自己了。
在工作中,非議和流言時有發生,與他人產生誤會,也屬於不可避免的正常事情。當別人對自己產生懷疑時,應當安慰自己不要和別人的閑言碎語糾纏,不要在意別人的議論,這樣不僅解脫了自己,而且還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勝利,產生的懷疑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3)自我安慰,增強調節能力。
產生猜疑的一大原因,就是總擔心別人說三道四,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一些消極評價。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流言或者與他人產生誤會在所難免。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你就會失去自己。
朋友需保持一定的距離
交朋友本來就是雙方的事情,不能由著自己一廂情願,而應當尊重對方,耐心地等待對方。友情需要距離的度量,有距離才有吸引,心靈也才能保持獨有的空間。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態度、處世方式、情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選擇朋友也有各自的標準和條件。我常想,人生活在世界上,離不開友情,離不開互助,離不開關心,離不開支持。
在朋友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如果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對方渡過難關,戰勝困難,要比贈送名貴禮品有用得多,也牢靠得多。既為朋友,就意味著相互承擔著排憂解難、歡樂與共的義務。隻有這樣,友誼才能持久常存。
然而,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是很有藝術性的。朋友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無論是怎麼樣的朋友,無論關係多麼密切,距離都是如此重要。
對一個朋友,且不論男女朋友,不能太過於重視,否則對方會覺得壓力很大,會被你的重視壓的喘不過氣,但又不能過於疏忽,過於疏忽,可能就不會再有聯係。有的朋友,你如果太重視他,會讓他覺的交你這個朋友很累,就是因為你太重視他了,讓他感到壓力,也會讓自己過的很辛苦。
無論是朋友之間,或是戀人之間,對對方的情感,肯定是無法對等的。
總會有付出較多的一方,而往往是付出多的一方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現在很多時候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我都會告誡自己,要控製自己的付出,這樣會讓自己和朋友都不受傷害。所以我現在不會強求別人,要盡量不要給他人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