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樂觀開朗人人愛(2)(3 / 3)

在生活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樣麵對一束美麗的鮮花,樂觀的人看到的是美麗的花瓣,悲觀的人看到的卻是花刺兒;看到一片海洋,樂觀的人看到的是一片蔚藍的汪洋,悲觀的人看到的卻是一片傷心的海洋。同樣一個事物,樂觀的人看了會帶來精神的鼓舞,悲觀的人看了卻會更加消沉。那麼,親愛的朋友,你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呢?

如果你還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個故事。

有一位父親想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他的孩子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

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的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裏。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的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父親歎了口氣,走進另一個房間,卻發現那個樂觀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裏掏著什麼。“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揚揚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的差別: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這兩種人,結局大不一樣。那麼,青少年朋友,你會選擇做哪一種人呢?

生活好似半杯水,也就是說生活原本就不完整。麵對半杯水,悲觀主義者也許會說:“唉,隻剩下半杯水了。”意思是說生活隻剩下半杯水,沒有什麼希望了,因此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敢再去嚐試,生活也不再充滿激情,甚至有的幹脆放任自流,決定庸庸碌碌地過完下半生。而樂觀者則會這樣說:“我真幸運,還有半杯水。”

事實上,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麵對人生中的多次失敗,大多數人最終並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的悲觀。

生活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青少年雖然會麵對許多壓力與挫折,但也有許多機會猶如黑夜裏的星光般不斷閃現。現代文明給了人們物質上的極大便利與享受,卻也讓人類的內心愈加不安與困惑,常常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在這些麵前,我們不應該再祈求會有什麼世外桃源能讓心靈與世無爭地棲息下來,除了勇敢、樂觀地麵對現實之外,我們別無選擇。青少年朋友,從現在起,讓我們用樂觀來“瓦解”悲觀吧!

第一,要擁有樂觀的情緒,目光就要盯在事物積極的那一麵。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在樂觀麵前,一切都會不戰而敗,這就是樂觀的力量。

第二,了解自己的心態,多出去走走,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利用外界的景物趕走心中的不愉快,讓大自然的寧靜給自己帶來輕鬆的好心情。

第三,失敗是成功之母,放棄過去的任性和執著,用積極態度為自己增強自信心,腳踏實地尋求成功的方法,有助於消除悲觀的心理。

勇敢長大:從淚水中學會微笑

對於成長之路,人們有很多形象的比喻。有人說,成長的過程就像剝洋蔥,一層層地剝開,終有一片會讓自己落淚;也有人說,成長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念珠,但需要我們微笑著把它數完;還有人說,愁眉苦臉地成長,成長的旅途必然淌滿淚水,而爽朗樂觀地成長,成長的曆程必將笑容滿麵。成長,就是從淚水中學會微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