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師徒情深(1 / 2)

山下鬧得挺歡實,山上這幾年也不怎麼太平。這不,被譙天授親自命名做“逸雲山莊”的山賊寨子裏又在上演那些嘍嘍和前來求學的百姓子弟們司空見慣的一幕大戲,譙夫子手舉大棒漫山遍野地胡亂吆喝,同樣年邁的四位寨主緊隨其後苦苦哀求。

“易安居士,那混小子可在?”陽春白雪般的琴聲並沒能讓憤怒的譙夫子平心靜氣,裂眥嚼齒的他現在隻有一個念頭,把自己那不成器的門生給大卸八塊。

“翊兒?他這幾日不是該去你處嗎?”山上的混小子很多,但能把譙夫子氣成這般模樣的卻隻有一個。殺氣太重的確不適合繼續彈奏下去,李清照抬起頭一臉茫然地道:“難道他今日又裝病不知所蹤?”

逃課?那到還好了!譙天授也承認自己在山上撿到了寶,雲翊那小子的確是個可塑之才。別的孩子三歲頂多也就讀讀百家姓,可這孩子卻能將四書五經橫流倒背,五歲那年《九章算術》跟《綴術》已經不能讓他產生任何困惑,六歲解易經七歲博覽群書熟讀曆朝各代通史雜談……

雖然雲翊沒有項橐那樣的能耐七歲便為聖人之師,但他一係列的表現還是譙天授禁不住在心中哀歎,這哪是什麼狀元之才啊?簡直就是個千年不遇的妖孽!隻要自己盡心竭力,還怕假以時日不能讓他將先師創下的理學捧上神壇,成為治理天下的不二法門?

也正是因為心中有了更宏大的目標,更讓譙天授無法接受雲翊時不時提出來的那些歪理邪說。什麼叫知行合一?應該是知先行後才對!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自己的學生進入了思想上的誤區,做先生得當然得盡力為其解惑才對。可惜雲翊不是那個隻在別人著作裏留下過隻言片語的告子,譙天授也還沒達到亞聖孟子的水平。接連幾日爭辯下來,譙夫子這位耆宿大賢真有點體力不支了。可他又不能認輸,否則這個妖孽必將成為理學崛起的最大障礙,更可笑的是這家夥居然還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道理講不通就別浪費唇舌,在寨子裏呆了這麼多年,山賊之間用來解決糾紛的辦法偶爾借用一下也算不上是有辱斯文。譙老夫子兩眼一瞪,當即決定給這混小子來個當頭棒喝,讓他明白什麼叫做尊師重道!

看著怒氣衝衝的譙夫子提著大棒遠去,起身相送的李清照回到涼亭內,無奈地搖頭苦笑道:“出來吧,夫子已經走了!”

“真走了?”涼亭後一個圓乎乎的小腦瓜探了出來,警惕地打量著四周,確認安全後才嘀咕道:“這老暴龍,一點學術之爭也值得如此小題大做?他就不怕又不小心把腰給閃了,繼續躺床上哼哼?”

“你啊……”李清照聞言眉頭微皺,忍不住伸出手指狠狠地在那胖小子頭上戳了一下。“譙夫子這可都是為了你好,若讓他知道你在背後這樣詆毀,還不知道會氣成什麼樣!”

“我是很尊重譙夫子啊,可……”雲翊的心中無比委屈,對於譙天授的人品學識他是無比敬佩的,可偏偏就不願意繼承理學觀點。

雖說存在即合理,理學符合這個時代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且在發展之初的確起到了教書育人、陶冶情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曆史進步等方麵的積極作用,但隨著蒙元統治者出於自身利益將理學捧上神壇,把朱老大那句“去人欲,存天理”當做至理名言。理學的教條主意思想會嚴重束縛人們的創造性思維,終將發展成為吃人的禮教讓國人由朝氣勃勃變得委靡不振。

幸虧穿越時那頓稀裏嘩啦的雷劈不但幫雲翊做了個免費美容,還讓他的腦袋也變得更靈活。以他自己的學識想對理學進行批判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但超強的記憶力還是在這個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陽明心學是什麼?那可是程朱理學的冤家對頭,人家靠的就是批判朱子之學才得以發展。

以形成係統理論的陽明心學去和心中依然對理學抱有懷疑態度的譙天授鬥嘴,這種做法讓雲翊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可要不找個人來試試這招有沒有用,又怎麼能保證自己將來不被人忽悠得未老先衰?

“那你也不該如此直言頂撞,要知譙夫子畢竟是……”看著日益長大的雲翊,溫柔地撫摸著被自己給戳紅的小腦袋,李清照的心裏卻是百感交集。

受夠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厭倦了那些重貌輕才的儒生嘴臉,李清照想反擊想為自己為天下女子討一個說法。可在這個連黃毛丫頭都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憑借自己闖下的那點薄名挑戰傳統道德理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