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能成為銷售冠軍72(1 / 2)

第十一章 善於在談判桌上取勝 第四節 達成諒解求雙贏在談判中,雙方都希望從對方那裏獲得更多的好處。於是,在談判桌上。雙方你來我往,相互討價還價,通過各種辦法去達成自己的目的。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不宜太過,太過了,往往容易把談判的雙方推向對立麵,甚至使談判陷入僵局。其實,談判並不一定要把雙方推向相互爭利。互不相讓的地步,談判完全可以促成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麵。

作為銷售人員,要想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又獲得客戶長期友好的合作,必須想辦法把與客戶的談判變成雙贏談判。即當離開談判桌時,銷售人員和客戶都覺得自己是贏家,都覺得談判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有兩個人,一個桔子,結果兩個人都想要。但是,隻有一個桔子。於是,為了達到自己擁有桔子的目的,他們就開始談判。

他們商量了一會兒,決定最好的方式是從中間分開,各要各的一半。為了保證公平,他們決定一個人切,一個人選。

他們開心地分了桔子後,就開始談各自的用途。結果,他們發現平分桔子並不是他們最滿意的結果。因為一個人需要用桔子榨汁,另一個需要桔皮做蛋糕。於是,他們又重新商量分桔子,讓他們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可見,在談判中,由於雙方的目標有差異,隻要在談判中巧妙地滿足了各自的願望,雙方都會贏的!談判並不是簡單地各退一步!高超的談判能夠使雙方都贏!在分桔子的過程中,雙方平分固然誰都沒有虧,但是卻不一定實現了各自的願望。而在照顧到各自的願望分配後,看起來似乎不公平,但是雙方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都贏了,沒有人輸。

這個故事可以給銷售人員以很大的啟發:談判必須以雙贏為最終目的。在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與客戶談判,讓客戶感到滿意時,自己也感到滿意,這種雙贏結果才是最理想的。

一般而言,銷售人員感覺自己贏了,是因為運用一些談判技巧,在銷售出去產品的同時,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利益;而客戶則更側重於對產品或者服務的滿意上。贏是一種感覺。在談判中,銷售人員隻要善於創造一種雙贏的氣氛,讓雙方都產生贏的感覺,就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例如,當銷售人員拿著一個訂定單離開時,心裏想:如果客戶是個更好的談判高手,我還可能把價格再降一點兒。而客戶買到產品後,心裏想:如果銷售人員是一個更高明的談判對手,我還能給更高的價格。這就是一種雙贏。

雙贏對雙方來說。都是理想的結局,而且這樣的結局能讓你的客戶成為你長久的合作夥伴。因此,對任何一個銷售員來說,要想自己的業績有恒久的增長動力,必須想辦法營造更多的雙贏局麵。為了營造好更多的雙贏局麵,銷售人員應該注意以下這些基本原則,讓客戶看到雙贏的事實:

一、不要把談判局限在一個問題上。在談判中,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最後隻剩下價格,那一定是有贏有輸。在談判桌上,銷售人員在爭取達成協議時,應該多留一些問題,作為回報,額外贈送給客戶,使客戶不會在乎在價格上做些讓步。有時候客戶試圖把你的產品純粹當作商品本身,例如,客戶說:“我們是按噸買的。至於說明書,我們不在乎誰生產的,從哪裏進的貨。”他們企圖把這筆買賣看成是就一個問題的談判,企圖說服你降價是惟一有意義的事情。遇到這種情況,銷售人員應該盡可能提出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發貨,項目,包裝,通過這些條款去幫你達成交易。這樣,就可以通過尋找在小問題上的共同點來解決僵局,使談判順利進行。當問題解決後,銷售人員獲得了較高的價格,感到自己贏了,而客戶則獲得了許多“額外的補償”,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