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進食,就不能彌補夜間消耗的水分和營養素,使血粘度增加,不利於一夜間產生的廢物排出,從而增加患結石以及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和壓力越來越大,有些傳統的早餐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人的需要。而且現在以“沒時間”,“來不及”為借口,習慣不吃早餐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上班族。營養學家提醒,早餐攝入的能量占全天能量攝入的30%,經過一夜睡眠,身體有10多個小時一直在消耗能量卻沒有進食,人體需要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儲藏能量。
長期不吃或不科學地吃早餐對身體健康有嚴重的危害。對於成人來說,不吃早餐首先會精神不振,並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這會減弱消化係統功能,誘發胃炎、膽結石等消化係統疾病。
不吃早餐會導致增肥而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可以減肥,還會使人的抵抗力下降。特別是對女性來說,更會損害容顏,導致皮膚幹燥、起皺和貧血,加速衰老。而不吃早餐對兒童的不良影響遠甚於成人,除危害到現在的健康外,還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導致營養和發育不良,影響學習能力和成績。
每天早起15分鍾,吃上一頓營養全麵的美味早餐,就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及一天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學習、工作熱情。
有關專家指出,許多人由於起床晚,就隨便吃一點,甚至不吃,這對健康非常不利。還有些主張所謂“體內環保”的人,一大早隻是喝些冷藏在冰箱內的蔬菜汁、果汁等,認為這種早餐可以攝取蔬菜中的營養,清理體內廢物。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人的機體需要能量的不斷補充,隻有吸收足夠的能量,身體溫暖,微循環才會正常,氧氣、營養輸送及廢物的排泄才會順暢。
從中醫食療的角度看,早餐不宜喝冷藏的蔬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牛奶。要想保護好胃,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早餐要吃熱的食物。吃熱食才能保護胃氣。中醫說的胃氣是廣義的概念,其中包含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器官的後天免疫力等。早晨,室外的溫度尚未回升,人的肌肉、神經及血管都還沒有舒張,如此時攝入冰冷的飲食,必定會影響微循環,導致血流不暢。進食冰冷食物日子一久,食欲會越來越差,皮膚漸漸失去光澤,喉嚨總是有痰堵的感覺,時常感冒。這都表明胃氣受損,並且傷及了機體的免疫能力。
早餐搭配要合理。所謂早餐搭配合理,是指通過早餐能夠攝取到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牛奶、豆漿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任選一種作為飲品。早點除了“稀的”以外,還應搭配上一定量的“幹點”。穀類食品吸收後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糾正一夜睡眠後出現的低血糖現象,提高大腦和機體的活力。但穀類食品的缺點是消化比較快,2~3小時之後就會感到比較饑餓。因此還要適量攝入一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品,如雞蛋、豆製品、瘦肉、花生等,以便使整個上午精力充沛。另外,還可以適當吃點水果和蔬菜,因為這不僅可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可以獲得機體所需的鈣、鉀、鎂等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多攝取堿性食物。堿性食物多屬植物類,如青菜、豆腐、土豆、黃瓜、大豆、海帶、草莓等。它們可以中和肉、蛋、穀類食品在體內氧化後生成的酸性物質,達到酸堿平衡的目的。因此早餐不宜過多食用肉類等過於油膩的食品,因為這些食品會給胃腸增加太多的負擔,並使機體攝入過多的脂肪。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早餐最好不要經常吃一些速食食品——如方便麵等,因為它們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外,其他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