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晚餐的時間安排及注意事項(1 / 1)

午餐作為正餐的習慣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國現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頓飯。當華燈初上時,忙碌了一天的白領,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豐盛的晚餐,然後再悠閑地欣賞電視節目,似乎是人人追求的幸福家庭生活。

但也有的白領從不回家吃晚飯,下班後就開始每天的“應酬”,吃喝幾個鍾頭,才晃著身子回到家中;也有一些家庭在晚上八九點鍾,甚至十點才吃晚餐;還有的人加班熬夜後把晚餐和夜宵放在一起,吃完後馬上睡覺。實際上,這些不良習慣最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有關研究發現,晚餐吃得太晚可大大增加患尿路結石的危險。這是因為人體排鈣高峰是在進餐後4~5小時,如果晚餐時間過晚或經常吃夜宵,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早已進入夢鄉,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尿中大量的鈣就會沉積下來,久之就會形成結石。另外,晚餐吃得太晚會“胃不和則臥不安”,影響睡眠,對神氣涵養造成幹擾。並且,晚餐後4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專家認為,晚餐最佳時間應在下午6點左右,盡量少吃夜宵。並且,多喝白開水是防治尿路結石最有效的方法。正常人每天應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飲水應分布在全天的各個時段,注意餐後2~3小時及夜間的飲水。

晚餐要真正吃得好、吃得健康也不是什麼難事。

首先,晚餐少吃睡得香,具體吃多少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個人的需要而定,以自我感覺不餓為度。晚餐千萬不能吃飽,更不能過撐。

其次,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晚餐時應有兩種以上的蔬菜,如涼拌菠菜,既增加維生素又可以提供纖維。麵食可適量減少,適當吃些粗糧。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但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這種以晚餐補早餐和中餐,片麵追求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習慣,加上運動量不足,難免會為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定時炸彈”。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在近10年來呈高發趨勢,這與晚餐進食不當有必然的聯係。

第三,晚上盡量不要吃水果、甜點、油炸食物,盡量不要喝酒。不少人有晚餐時喝酒的習慣,這種習慣並不利於健康。過多的酒精在夜間會阻礙新陳代謝,因酒精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導致睡眠不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晚餐不要食用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蝦皮,帶骨小魚等一定不要吃,以免引發尿道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