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一定要改變不良進食方式(1 / 1)

“病從口入”對於許多病來說,都是最為根本的致病原因,而胃作為人體內食物暫停留的消化的場所,許多飲食習慣會擾亂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嚴重危害胃健康。目前人們提倡健康飲食,但多是強調吃什麼有營養或吃什麼有害,而忽視了應該怎樣吃飯。近幾年,在專家接診的大量消化疾病患者中,不良的進食方式已成為重要的發病原因或誘因,

於是,有專家提醒人們進食的速度、進食時的心情和思緒等,都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據統計,急慢性胃炎和潰瘍病等胃病患者中,青壯年占多數,而且青年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與許多青年進食習慣不科學有關,胃病專家提醒大家,不良的進食方式會傷害你的胃,如果你有下列習慣的一種或幾種,要注意及時調整以免時間一長對胃造成更大的傷害,

進食速度太快

吃得過快,狼吞虎咽,囫圇吞棗,食物咀嚼不充分,胃粘液分泌不足,食物難以充分消化,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在進食時,細嚼慢咽不僅有利於牙齒與牙周組織的健康,同時直接影響胃腸的功能。細嚼慢咽有利於促進唾液的分泌,因為唾液中含有多種物質,當咀嚼時分泌出來的大量唾液與食物混合、溶解、相互作用,既可以促進機體對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又可以改變食物中的有毒物質的化學結構,而起到解毒作用。

經常多次的咀嚼還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其原因是,咀嚼是接受大腦的指揮,同時又不斷地給大腦以刺激。

將工作壓力和不良心情帶進吃飯中

國際醫學界最新提出來的“戰鬥餐”概念,是指當一個人把工作或生活的壓力和緊張帶進用餐時間,其人雖然在進食,可身體卻處在一種“戰鬥——逃跑”的模式中,其表現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能量和血液流向四肢,專管消化吸收的胃腸功能“關閉”,致使人體內的緊張激素增多,此時,其大腦在自動和不停地想一個問題:“戰鬥?還是逃跑?”

邊讀(玩)邊吃

有些人喜歡一邊看報一邊吃,或邊玩邊吃。這樣,由於閱讀或玩時需要大量血液供腦,供胃腸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對減少,影響消化吸收,長期下去,易致慢性胃病。

在當前講究時間效率的時代,一些白領往往在進餐時狼吞虎咽,或者邊吃飯邊做其他事情……這些都不利於健康。這些不良的進食方式不僅會引起胃炎和腸炎,還會引發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

專家說,最理想的進食模式是,在吃飯前做5次到10次深呼吸,使心情完全放鬆,拋開所有與飲食無關的思維,把精力集中到食物上,然後心情愉悅、細嚼慢咽地專心吃飯。以此方式進食,人的消化係統和代謝吸收係統都處於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