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是兒戲,任何輕率或不科學之舉,獲得的可能是機體的傷害或更多的憂愁。有關專家認為,如果減肥不當,可能產生以下危害:
低熱量食譜會導致猝死
減少進餐、限製熱量攝入是一種常見的減肥方法,隻要堅持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要適度,每天攝取的總熱量不得低於600卡,否則,輕者發生心率改變,重者可出現與餓死者相同的心髒病變,有導致突然死亡的危險,醫學上稱為猝死。
嚴格素食會導致脫發
日本專家的統計顯示,與減肥熱相伴而來的是脫發者不斷增多,為過去的3倍,其中20%~30%為20~30歲的青年女性。
症結在於頭發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稱為角朊的蛋白質,其中鋅、鐵、銅等微量元素不少;而吃素減肥的人隻吃蔬菜、水果與麵粉等,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致使頭發因嚴重營養不良而脫落。
減肥過快會引發膽結石
歐美等國醫生近年來相繼報告,追求快速減肥的人在起初的2~4個月內,約有25%的人患上膽結石,其中手術減肥者的發病率還要高,達30%以上。快速減肥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後果呢?可能是因為當熱量供應急劇減少,沉積於組織中的含量激增,膽汁因而變得粘稠,析出、結晶而沉澱變弱,不能及時排空,也促成了結石的形成。如果放慢減肥速度,按每星期減重不超過500克的原則安排一日三餐,則可防止膽結石的發病。
減肥過多會引起記憶衰退
體內的剩餘脂肪能刺激大腦,加速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短期與長期記憶。體重超標15%的智能測試至少比一般人或偏瘦者高28點。體重超標20%~35%的人最聰明,而節食減肥的女性記憶憶力皆有不同程度下降,節食最久和減重最多的女性記憶力損失最大。
體重反彈會導致心髒病
如果減肥方式不合理造成體重反彈,可導致心髒病。這一點已成為40歲以上男性減肥者的一大威脅,並給結核病、肝炎等慢性傳染病的侵襲以可乘之機,胃下垂、抑鬱症、營養不良的發病率也升高。故減肥者要堅持節食與運動相結合,鞏固減肥成果,保持體重穩定,防止反彈。
青春期減肥會導致閉經
對於女性,尚有一個合理的選擇時機的問題,青春期就不宜減肥。因為青春期女性需要積累一定的脂肪(約占總體重的17%)才能使月經初潮如期而至,並保持每月一次的規律性。如果盲目減肥,體脂減少,則可使初潮遲遲不來,已來初潮者則要發生月經紊亂或閉經。
生育期減肥會導致不孕
處於生育期的女性,同樣需要積累充足的脂肪來完成生兒育女的重任。女性在懷孕之前積累的脂肪量需占體重的22%才可能受孕,達到28%以上才有足夠的能量儲備以維持十月懷胎和產後3個月的哺乳所需。
哺乳期減肥會損害寶寶健康
減肥要限食脂肪,而脂肪是乳汁的重要成分,當乳汁得不到源於食物的新鮮脂肪時,就會通過體內調節係統動用貯存的脂肪來產奶,但儲存的脂肪中可能含有對寶寶健康與發育不利的物質。故哺乳期不宜減肥,應將減肥之舉推遲在斷奶之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