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論語·述而》
譯文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孔子)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這樣回答多好!”
闡釋
葉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因受封於葉,故稱為葉公。
孔子周遊列國時,率眾弟子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希望能得到葉公的重用。當然,孔子沒有貿然前往,而是讓弟子子路先去拜見。
葉公見到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子路沒有回答,大概是不知道如何來形容孔子,又或許是怕說錯了話而丟了孔子的顏麵。
回去後,子路將這件事告訴了孔子。
孔子便對自己作了一番自我描述:“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孔子)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這樣回答多好!”
由以上孔子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多麼地思維敏捷。事實上,孔子的成就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養生等諸多方麵,這些無不得益於他的發奮圖強、勤用腦、善思考。
我們甚至可以說,孔子到老年仍然思維清晰、筆耕不輟、身體健康,與他勤用腦的良好習慣是分不開的,這一健康養生的靈丹妙藥,或許連孔子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其對健康無窮的好處吧!
養生之道
“生命在於運動”即被譽為防病健體、延年益壽的至理名言。一般認為,常進行肢體運動,即能夠延緩衰老,保證健康。實際上,這裏所講的“運動”,並非單指體力運動而言,也包括“腦力運動”。
腦力運動是保證人體健康長壽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麵。我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腦為元神之府”。中醫學的“神”是指精神活動的總稱。腦神經的健旺與否,直接影響機體的一切活動,所以古代養生家認為,“神強必多壽”。現代醫學認為,大腦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它統帥身體各個係統和器官的功能活動,使其密切合作,協調一致;由此可見,大腦功能的強盛是人體健康的前提。
祖國醫學認為,勤用腦是保證大腦健壯的重要途徑。從生理學角度講,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逐漸萎縮,但是,若經常用腦就可防止大腦衰老,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因為經常勤奮用腦,流入大腦的血液和氧氣就充足,就可以加強腦細胞的發育,從而使其活力增強,衰老的速度也就減慢了,甚至到了老年之後還能生長出新的腦細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