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生命可貴,珍愛生命(1 / 2)

原文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論語·鄉黨》

譯文

馬廄燒了,孔子退朝回家,問道:“傷人了嗎?”沒有問馬。

闡釋

《論語·鄉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孔子退朝回家,聽說馬廄著了火,他趕緊問:“傷人了嗎?”而並沒有關心馬怎麼樣了。

由此可見,孔子對生命的珍視。

這不禁使筆者想起了《論衡·幸遇》中孔子的另一則有趣的故事:

魯國有一個城門,年代久遠已經朽爛破敗,隨時都有坍塌下來的危險。孔子每次經過這個城門的時候,都非常小心,總是“過之趨而疾行”,快步行走,迅速穿過城門。

孔子快跑穿過城門,這並不是孔子貪生怕死,反而恰是孔子對生命的一份敬重與珍視。

孔子說:“君子處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意思是說,君子總試圖讓自己處於平安、安定之中,然後聽天由命;小人卻在做險惡的事情時,懷有僥幸心理。

總之,在孔子看來,君子對於生命抱有不開玩笑、不冒險、不僥幸的心理,所以他們才能夠平安一生、健康長壽。

養生之道

人生短暫,所以我們必須珍愛生命。對此,古今中外有諸多論述,筆者並不打算在此探討。但我們又該如何珍愛生命呢?卻是個值得探討和內涵深刻的話題。

單就健康養生而言,養生專家為我們總結了珍愛生命、健康長壽的三原則:平衡飲食、有氧運動、良好心理。

平衡飲食

所謂“平衡飲食”,是指飲食中各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任何一種過多或過少都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我們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分為4大類:主食類、蛋白類、蔬菜水果類、油脂類。

主食類:國人的主食大多為穀物,是熱能的主要來源,應占食物熱能的60%左右。每天進食量的多少,可根據活動量而有所不同。一般以400~600克為宜。

蛋白類:魚、瘦肉、蛋、乳製品、豆製品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學家建議,正常人每天應攝入50~100克禽畜瘦肉或魚肉,50~100克豆製品,1~2個雞蛋及1杯牛奶。

蔬菜水果類:是人體中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的主要來源。正常人每天攝入的新鮮蔬菜量應大於400克,水果量應大於200克。

油脂類:油脂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給機體提供熱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提供不飽和脂肪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改善血脂構成、防止動脈硬化有益,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所以要適當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油脂每天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克為宜。

有氧運動

所謂“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步行、慢跑、滑冰、遊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

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於1小時,每周堅持3~5次。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良好心理

一個人隻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臨危不懼,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七情六欲調和,才能真正健康長壽。概括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