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仇恨
一個人種下仇恨的種子,甚至千方百計琢磨報複的方法、時機,使人一生不得安寧,這等於是在懲罰自己。忘掉仇恨就會心平氣和,對長壽大有裨益。
忘掉悲痛
如親人遇到天災人禍、生老病死,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過長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遇到此類事情時應想開一些,盡快從悲傷中解脫出來。
忘掉氣憤
人一想到氣憤的事,就容易急躁,氣血堵塞,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因氣憤而身亡。
忘掉憂愁
多愁善感難免疾病纏身。現代醫學認為,憂慮是抑鬱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會導致身患多種疾病,乃至奪去生命。
忘掉悔恨
凡是使人後悔的事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成為曆史,應該提得起,放得下。總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傷心傷神,不利於健康長壽。
忘掉疾病
人被疾病困擾時總是擔心日子不多了,這樣毫無益處。精神專注於疾病,情緒變得緊張,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應盡量泰然處之,從精神上戰勝疾病。
忘掉名利
很多人一生都在為名利而奔忙,耗費了全部心血,也搭上了生命和健康。對名利不妨看淡一點,尤其是老人,隻有忘掉名利,知足常樂,才能健康長壽。
總之,學會遺忘是一種明智的、務實的,也是豁達的人生態度。有了這種態度,我們就能坦然麵對生活的不幸、已有的失敗,就能走出昨天的陰影,開始新的生活,使身心始終保持在健康狀態。
養生典範
車桂花老人是1897年8月生,今年112歲。她身體健康,頭腦清晰,多年未吃藥,從未住院,穿得幹幹淨淨,說話清清楚楚,真不像個百歲老人。
愛笑不愛哭的車桂花老人,一生樂觀堅強,遇事想得開,笑對人生。
61歲時,她老伴去世了,全家人哭成一團,她對兒孫們說:“哭也哭不活,哭壞了身子自己遭罪,咱們都不哭,好好過。”
她二兒子參軍後,二十多年第一次回家時,兒子握著母親的手哭著說不出話來,她說:“不要哭,你在外保衛祖國光榮,活著回來我就高興。”
兒子返回時,舍不得母親,還是哭著走,老人仍是笑著送,並風趣地說:“這次回來帶的電風扇,下次回來要帶上大彩電。”逗得大家都笑了。
如今,她常說:“過去受窮不愁不哭,現在過上天堂生活,我樂得天天笑。”
由此可見,學會遺忘,心寬樂觀,才能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