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他們的身心,也一定因健康的財富觀以及對精神世界的修煉而健康!
說到這,我們就想到健康和財富的關係,因為在一些人眼裏,沒有財富,就沒有一切。而談到健康,我們也就再進一步想到養生。如果你是個善於養生的人,你首先改變的就是對財富的態度:是富人,就會崇尚精神修養,就會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別人、服務社會,從而使內心收獲輕鬆快樂;如果隻是個平常人,那麼,你就會正視財富,擁有什麼就享受什麼,不被不現實的夢想壓迫神經;或者你是個窮人,那麼,養生的行為將為你創造財富——高尚的精神境界,使你擁有一分錢也比他人擁有成千上億快樂!同時,你不會因金錢而身心俱疲,擁有健康的身心,是多少財富可以相比較的呢?
養生典範
洛克菲勒(1839~1937年),美國實業家、美孚石油公司創辦人。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洲,有一段時間,當地人特別痛恨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還經常以一種諷刺的口吻說:“你們盡管踢我,罵我。但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是,經過這樣一段時間後,洛克菲勒還是發現自己也是個凡人,也沒有辦法忍受大家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身體開始不行了。失眠、消化不良、掉頭發,都找上了他。到最後,醫生跟他說:“洛克菲勒先生,財富、煩惱或者是性命,你隻能選擇一種。”
於是,醫生給他製定了三條規則:一、避免煩惱,在任何情況下絕不為任何事情煩惱;二、放鬆心情,多在戶外作一些運動;三、注意節食,隨時保持半饑餓狀態。說白了,就是過一過不像有錢人的生活。
但最重要的是,在他那段痛苦和失眠的夜晚中,大富豪洛克菲勒終於有時間反省一下自己。他開始考慮:我是不是可以多為他人著想?是不是可以停止一下想賺錢的欲望?是不是可以把錢幹點有用的事?
就這樣洛克菲勒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善事也不容易,就當他向一座教堂奉獻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都開始大聲的說:“洛克菲勒的金錢是腐敗的,不要他的錢。”
給錢都不要,嫌他的錢髒。但是,洛克菲勒不為所動,繼續捐獻。經常是幾百萬美元的捐贈。到最後,他還采取了近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國際性的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無知,這樣的壯舉在曆史上都是前所未見。
在今天,很多人都會感謝這個曾被忌恨的富豪洛克菲勒,在他的資助下多種新藥出現了。是洛克菲勒讓很多孩子,不至於因患腦膜炎而死亡,他幫人們克服了瘧疾、肺結核、流行性感冒。
但最重要的是,他克服了自己和財富一塊積累的那一大塊心病。到最後,洛克菲勒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覺得自己已經獲得了心靈的平安,真的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