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人在這裏,心在別處。日子在這裏,生活在別處。生活在這裏,生命在別處。我們也確實該在心田圍起一圈小小的籬笆牆,既和外麵的世界有一個形式上的阻隔,又可以堆錦積豔。你看心田廣大,朵朵鮮花,每一瓣都有與生俱來的柔軟、濕潤、鮮香,標誌著自己是自己的王。
雞蛋與稻草
春節回鄉,帶些禮品向左鄰右舍拜年;返城時,左鄰右舍卻給我們送來了許多土特產,其中最多的還是雞蛋,忙得妻和母親連聲拒絕。可鄉鄰們的一番心意不容我們拒絕,他們一邊笑著,一邊像打架似的走了。
本打算一身輕裝返城,不想帶走鄉鄰們的物品。可父母卻說,這些是鄉鄰們的心意,好歹也要帶回城去。看著上百隻雞蛋,我真有些發愁,鄉村的公路是那麼顛簸,也不知到城裏還有幾隻雞蛋完整不破呢?還是母親有辦法,她拿來了一隻編製精美的竹篾籃子,先在籃中鋪了一層鬆軟的稻草,而後把一隻隻雞蛋小心翼翼地拾進籃中,她每拾一層雞蛋就鋪一層稻草。等雞蛋全被放進籃中,母親直起腰,笑著說:“這下好了,就是到上海,這一籃雞蛋也不會破一隻!”
然而,當我拎起一籃雞蛋上路時,卻左看右看總覺得這稻草與雞蛋放在一起有些不相襯,稻草亂糟糟的,雞蛋光滑圓溜,竹籃編製精美。若是除去稻草,這才是竹籃與雞蛋的最佳搭配。妻或許也有此層意思,她建議我抽掉稻草,到時候坐車,隻要手提著籃子,蛋就不會破了。不然,拎著一籃亂糟糟的稻草進城,難看死了。隨即,我們撤下稻草,看看精致的籃中一隻隻光鮮的雞蛋,心情一下子開朗起來。
誰知,坐到汽車上,拎籃的手臂不一會兒就酸疼了,我心裏還自我安慰,美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不一會兒,我趁車行駛平穩時,輕輕放下雞蛋籃,作片刻小憩。可就是在這短暫的小憩中,車突然一陣顛簸,我急忙提籃。可還是晚了,籃中有一半雞蛋被顛破,隨即蛋清蛋黃從籃中滲出,急得我衝妻直嚷著,快找拖把。累了半天才把弄髒的車座打掃幹淨。這時,同車的人都把頭伸過來說:“怎麼籃中不鋪些稻草?”這話一說,我和妻臉紅了起來。
這時候,我才真正悟到,作陪襯的稻草其實和雞蛋一樣重要。雖說,以後的路上,我盡力地忍著手臂的酸疼,一刻不停地提著籃,可到家,籃中蛋隻剩下不足三分之一是好的了。
看著籃中剩下的雞蛋,搖搖疼痛的臂膀,我一時真有點怪罪自己的自作聰明,妻在一旁也自我安慰:“吃一塹,長一智,不聽母親言,吃苦新體驗!”
冥冥中,我倒感覺到,這不是雞蛋與稻草的簡單陪襯,這裏麵似乎蘊藏著深厚的人生哲理。想想我們的人生何嚐不是這樣,一次次失敗的沮喪不正是陪襯著成功的微笑;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成長的煩惱、困難不正是陪襯著我們走向成熟。若是我們一味地隻追求成功的掌聲和鮮花,而不甘忍受煎熬失敗挫傷,那成功永遠隻是一個夢想,誠如我們抽去作陪襯的稻草,雞蛋一觸即破。對於運送的雞蛋,稻草和雞蛋一樣重要;對於人生,失敗和成功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