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將孫子裝到底(2 / 2)

孫權預判這是曹操最想得到的禮物。在這個終極誘惑麵前,曹操一定會利令智昏,欣然從命的。而隻要曹操一當了皇帝,必會將掃平逆賊劉備作為第一要務。這樣,不但可以阻止劉備進攻東吳,還可以讓曹劉相爭,損耗兩家實力。

但是,孫權沒想到,曹操的身體也已經垮了,雄心大減。而且,他也知道孫權的勸進不懷好意,無非是上一個嫁禍之計的延伸。所以,曹操看了此信,立即出示給群臣觀看,哈哈大笑道:“孫權小兒是想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啊!”

曹操屬下群臣,其實和孫權是一般的心思,見被孫權搶了勸進的頭功,不由頗為懊惱。他們見曹操將孫權的信公之於眾,認為曹操一定是在暗示什麼。群臣立即行動,紛紛勸進。曹操卻推辭說:“我事漢三十餘年,雖有功德,位極人臣,已經足夠了,哪裏還敢再奢望什麼呢?”

群臣還是將此視為曹操故作姿態的退讓,繼續勸進。曹操說了一句:“如果天命真的在我們曹家,我還是當周文王好了。”曹操的意思是,稱號為帝這件事還是讓我的兒子來做吧。群臣這才罷手。

曹操既已知道孫權的用意,當下又還了一招,下詔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南昌侯,領荊州牧。

曹操用天子名義,公開任命孫權為荊州牧,擺明了是挑鬥劉備去找孫權拚命。孫權和曹操隔空過招兩個回合,畢竟還是曹操棋高一招。

曹孫兩家的“禮尚往來”都被劉備看在眼裏,他對孫權的怒火更熾,開始積極籌備討伐東吳。

孫權憂心忡忡,而呂蒙的病勢卻不合時機地更為沉重了。孫權將呂蒙接到自己居住的內殿,花重金征募能夠治愈呂蒙的人。孫權還在內殿的牆上鑿了一個小洞,以便隨時觀察呂蒙的病情,又不至於驚動他。孫權看到呂蒙病情稍有好轉,能夠多吃一點東西,就喜形於色。反之就暗暗歎息,夜不能寐。

孫權甚至還請來道士,在星空下作法,為呂蒙祈命延壽。

在這方麵,孫權與他的長兄孫策截然不同。孫策從來不信天命與方術之士,所以才會對道士於吉斬盡殺絕,並因此斷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孫權的經曆與遭遇卻讓他走上了和孫策完全相反的道路。孫權一路走來,幸運滿溢,總是能絕處逢生,總是有貴人相助,而且一步步驗證了相術大師劉琬的預測。兩相比較,孫權當然更容易走上尊奉天命的信仰之路。

孫權對呂蒙的超待遇嗬護,固然有對呂蒙的偏愛之心、倚重之心在內。但更深層次地說,這也是孫權出於對天命的恐懼。他十分擔心,呂蒙一旦病重離世,會導致他自己的幸運之鏈斷裂。孫權今年剛剛三十八歲,但卻已經接連喪失了兩位股肱重臣——周瑜和魯肅。周瑜隻活了三十六歲,魯肅也隻活了四十六歲。呂蒙這一年則是四十二歲。孫權十分擔心,如果呂蒙也以四十二歲的英年而早逝,那麼,誰能來輔佐他接下來的漫漫長路呢?在劉琬的預測暗示下,孫權並不懷疑自己的長壽。但是,輔政重臣的三連喪,怎麼說也不是一個吉祥之兆。這會不會預示著天命從此不再眷顧自己了呢?

孫權心思滿懷,竭盡全力要挽救呂蒙的生命。但終究無力回天,呂蒙還是去世了。孫權萬分沮喪,隻好下令厚葬呂蒙。

好在沒過多久,孫權又接到了曹操的死訊。曹操是一個極難對付的敵人,曹操之死,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在某種程度上又讓孫權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

曹操之子曹丕繼位魏王後,很快完成了他父親的夙願,逼著漢獻帝禪讓,自己登基稱帝,建立了曹魏政權。劉備也因此得到了他這一生中最好的機會。他利用謠傳而來的漢獻帝被弑殺的消息,打著繼承漢祀的旗號,在諸葛亮等一眾重臣的擁護下,也登基稱帝。

轉眼之間,天下出現了兩個皇帝,再加上雖未稱帝,但事實上早就割據一方的孫權,三國鼎立的形勢就此正式確立。

心理感悟:裝孫子的難度係數遠遠大於裝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