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油水混合液體是可以進行油水分離的,油水分離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物理分離法、化學分離法和生物化學分離法三類。物理分離法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過濾或吸附等方法使油水分離;化學分離法是向含油汙水投放聚凝劑,使油凝結成膠體而沉澱,或使水電解後產生氣泡,以黏附油液而上浮,從而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而生物化學分離法則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來實現油水分離的。船舶上所用的油水分離裝置,主要是采用物理分離法,經過重力分離,過濾分離和吸附分離等方法使汙水中的油水得以分離,從而使船舶排入海洋的水不含或少含油分。
目前,在船舶上還裝有油分濃度監控裝置,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監視船舶排放油性混合物的含油量,使它低於要求的最高極限,以防止船舶排汙對海洋造成的油性汙染。這種裝置主要有艙底水油分濃度監視器、艙底水油分濃度報警器和壓載水油分濃度監視裝置三種。
艙底水油分濃度監視器一般與油水分離器配合使用,同時還裝有一個記錄器,以便連續記錄含油量。這種記錄除記有含油量外,還有時間和日期,並至少保留3年。此外,當含油量超過每升100毫克時,還可使油水分離器自動停止向海裏排水。
壓載水油分濃度監視裝置通常由油分濃度監視器、計算器、記錄器和控製器四部分組成,它能提供瞬時排油量和總排油量的連續記錄,以及記錄的時間和日期,這些記錄至少可保留3年。當瞬時排油量超過每海裏60升時,它可自動停止排放任何油性混合物。
這些裝置使人們可隨時監控船舶排入海洋中的油分含量,為“淨化”海洋起到了一定的預防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類監控裝置將不斷完善、更新。
船舶上的生活汙水也是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一個汙染源。如果船舶生活汙水(如廁所排出物、泔水和洗臉、洗澡水等)不經處理就排出船外,可想而知,那海洋將會是一個多麼狼狽不堪的樣子。目前,船舶生活汙水都是經過處理後才排入海洋的,其處理方式主要有貯存處理、生化處理和物理化學處理。
船用焚燒爐是船舶上安裝的又一種防汙設備,它可用焚燒的方法來處理廢油、汙水、汙泥、固體廢物以及生活垃圾。在焚燒時,需把各種廢物處理成能夠均衡燃燒的均質液體,經過焚燒後,必須做到無黑煙、無臭味和煙灰中無細菌,以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以上介紹的是人類在防止船舶對海洋汙染方麵所采取的措施和技術。同樣,在處理工業“三廢”和防止其他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汙染方麵,人類也做了許多工作。
為防止重金屬和廢熱等給海洋環境所帶來的汙染,各國都製定了工業廢水和廢氣的排放標準以及相應的法規,規定了向海洋所排廢水的處理程序及所含汙染物質的含量,凡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廢水和廢氣,一律不得排入海洋,並且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來保證這些技術的實施。以盡量減少各種汙染源,保證海洋的清潔和“健康”。工業廢水和廢氣處理技術及設備,目前關於工業廢水和廢氣處理的具體技術,與船舶防汙處理技術大體相同,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
至於陸上垃圾汙染海洋的問題,目前也已經受到了人類高度的重視。為了避免這些生活汙物汙染海洋環境,人們建起了許多垃圾處理工廠,並選擇合適的地點來傾倒垃圾,以免把海洋變成人類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