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很多人學了十幾年英語,很多人也過了大學六級,但是就是很難與外籍人士交流,總是開不了口。可以說,“啞巴英語”困擾著許多人。
小蕾從8歲開始,每周日參加2個小時的英語培訓,課上有英語遊戲,有英語會話,也有唱唱跳跳。但在下課後,根本沒有人陪她講英語;同學們也不會在學校講英語。平時晚上,小蕾忙作業,家長忙自己的事情,所以也沒有多少在家說英語的機會。現在小蕾都上六年級了,以前學過的口語,大部分都忘記了。整體的英語水平,也沒有比別的孩子強多少。
其實,小朋友們要明白,語言的本質就是用來交際,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借助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而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說”。
學英語是需要練的,正所謂熟能生巧。沒有堅持的練習,一般人是無法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下麵我們就談談如何訓練,大家才能大膽開口說英語。
1.一定要開口,別怕醜
如果還不能跟別人開口交談,那可以自己先練習起來。對著音頻材料跟讀,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感,還可以一步一步開口說英語。全文的跟讀可以訓練你的語速,而逐段逐句的跟讀則可以精化你的語音語調。
2.跟讀模仿,提高發音
有時候發音不正確,即使開口說英語,外國人也聽不懂,這也是導致交流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發音的一個方法就是:跟著錄音讀。先是一句一句地讀,再一段一段地讀,直到發音能和錄音一樣,並且能與錄音同步朗讀後,再接下去。
剛開始練習時,可以選擇簡單的教材。這樣模仿起來不會太吃力,發音也好掌握。有些教材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很實用。因為日常對話中不會用到太複雜的詞彙,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英語交流中地道的用法。在大量的跟讀模仿之後,這些單詞句型也會紮根在腦海深處,與外籍人士的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溜”出來。
3.注重“實戰練習”
如果有那種外國人參加的英語角或者是外籍老師的口語授課,可以去參加,目的就是接觸外國人來緩解自己的恐懼感,其實大家都是人,接觸多了,熟悉了,說話就自然了。
如果身邊一個外國人都接觸不到,那就和你的親人、朋友或者同學練習說英語,說多了,就不會嘴笨了。
總的來說,隻要肯“練”,就能夠大膽開口說英語,而且說得流利地道。早讀時,聽著錄音模仿跟讀,學習優美的句型,能夠提高聽、說、讀、寫各個方麵的英語水平。平日花時間跟讀模仿一些簡單的對話,也能為英語的日常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秘密
學好英語最好的辦法,不是做習題,不是背誦,也不是看語法書,而是反複高聲朗讀課文,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語感,隻有具備了語感,才能在做題時不假思索、下意識地寫出正確答案。而且,當你熟練朗讀幾十篇課文後,很多常用句子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所謂的“用外語思維階段”就會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