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作文又稱記事作文,是一種貼近生活實際的作文體裁。這類作文看似很簡單,因為每個小學生都會“記事”,但要想把一件事情敘述得生動、完整、有條有理,讓人一看就明白,似乎又不那麼簡單。
很多同學在寫這類文章時,過於偏向“敘”、“記”,光敘事情的順序,記錄每一個細節,卻忽視了敘事作文詳略得當的問題。結果一篇文章寫下來,隻有一個光禿禿的骨架,就像人們記的“流水賬”。這種平鋪直敘的文章,自然吸引不了人了。
那麼,在寫敘事作文時如何避免記“流水賬”呢?
1.要確定敘事中心
敘事,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衡量一篇文章的優劣,主要取決於它的中心是否明確。
確定了敘述的中心,然後就可以圍繞中心進行敘述。敘述要有順序,一步步地寫清事情的經過。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注意運用一下順敘、倒敘等敘述技巧。還可以運用“先、然後、接下來、最後”等關聯詞語。這樣,就不用擔心事情寫不清楚了。
如下麵例子:
丁老師先教我們學習指法,我們就在這些土製的琴鍵板上練。先練右手彈,這還是比較容易的,右手練熟了,接著就練左手。後來丁老師叫我們正式上鋼琴課了。這下,我就亂了套了,感到很陌生,手指怎麼也不聽使喚了,彈來彈去總是配合得不好,我幾乎喪失了信心。丁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鼓勵我:“不要灰心,任何藝術成就都來自於苦練。”
2.要詳略得當
在寫作之前確定寫作的重點。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地方就是重點,重點的部分詳寫,其餘的部分略寫,就能做到詳略得當了。
如下麵例子:
還有一次,家裏的米吃完了,媽媽叫爸爸去買點兒米。爸爸怕忘記了,就在日記本上寫了“買米”兩個大字。爸爸在學校裏吃過午飯,剛想上街去買米,突然想起班上有個同學因病沒有來校,他就去看望了這個同學。等他家訪回來,一看上課的時間快到了,就急匆匆地走進了學校。爸爸上完課,又開了小中隊幹部會議,接著就指導同學出隊報。出完隊報一拍腦袋,叫了一聲:“呀,又忘了!”回到家裏,我們隻好下了點兒麵條當晚飯。為這,爸爸還挨了媽媽一頓批評。爸爸傻乎乎地笑著說:“請你們多多原諒,下次我保證不再粗心了。”
3.要有真情實感
葉聖陶先生說:“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話,說自己的話……”強調的就是作文要講究“真實”。
我們在寫文章時,一定記住要用心地去觀察和體驗生活,一定記住要寫生活中自己親身經曆的事,做到了這一點,就比較容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如下麵例子:
我家包粽子能手要數爸爸了。隻見他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江米裝進“喇叭”裏,然後均勻地放上三個紅棗,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線繩紮緊,一個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這一下,可把我這個在家什麼事也不幹的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我真對爸爸佩服得五體投地。
兼顧了以上幾點,若能再注意一下“過渡”與“照應”,使作文中各段落之間自然銜接,連綿一體,一篇不錯的敘事作文就算寫成了。
小秘密
敘事作文是寫給別人看的,為了讓別人看明白你寫的事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即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但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寫明“六要素”。個別要素,在字麵上可以不顯示出來,但要隱含在文章中。比如說“大雁開始往南飛”,人們就知道是秋天。同學們可以靈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