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作文當中,寫植物是經常的事情。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裏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覺得無話可寫,三言兩語就寫完了,原本生機勃發的植物被寫得了無生趣。
如何才能把植物寫活呢?你可以參考以下幾招。
1.描繪色彩
用色彩的詞語描繪出花草樹木的各種顏色,猶如一幅鮮豔美麗的彩圖。如《校園花壇》:“校園的花壇裏種著許多花……五彩繽紛,鮮豔奪目,有的白如玉、有的黃如金、有的紅似火、有的粉如霞……”這裏用“白”“黃”“紅”“粉”生動地描繪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像立體的彩色圖。
2.寫出動態
把靜態的花草樹木寫成富有生命的物體,可巧用動詞寫出動態美,讓花草樹木栩栩如生。如《秋天的果園》:“那橘子像燈籠似的掛滿枝頭,有的高昂著頭,有的兩三個擠在一起,有的躲在綠葉中……”這裏巧用“掛”“高昂著”“躲”等動詞把靜態的橘子寫得活靈活現,富有動感。
3.寫出姿態
仔細觀察、抓住特點,描繪出花草樹木的形狀、姿態。如《秋菊》:“有的菊花像雪白的小絨球;有的花瓣狹長狹長的,猶如小姑娘的秀發;還有的花瓣飄灑自如,像是仙女們在翩翩起舞……”這段話用“小絨球”“秀發”“翩翩起舞”來比喻秋菊姿態各異,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4.寫出植物的“前世今生”
你可以以四時變化為序,寫出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裏的不同特色。也可以在看到花朵,摘到果實時,回想一下播種時的辛苦場景。也可以寫一寫夏日當空,植物為開出花朵,結出果實,所經受的風吹日曬。這樣,靜態的植物才會展現出飽滿、完整的“立體”形象。
5.借物抒懷不可少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
有一篇寫小草的文章,開篇引用歌詞“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個無人知道的小草!”這真切地道出小草的心聲,也道出作者的心聲。在文章的後半部分,作者又寫道:“小草的平凡品格,讓人想到了那些默默無聞、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勞動者和農民工,他們吃著”土豆白菜“睡著”木板床“卻用他們帶著老繭的雙手建起了漂亮的高樓大廈,為人們提供了溫馨的住宅;他們為了他人的溫暖、為了子女能實現大學夢,冒險下井挖煤。”
作者借小草言誌,使原本平凡的小草,充滿了力量和人情味。正是由於作者賦予小草以平凡付出的象征意義,從而使小草有了思想,有了靈魂。
小秘密
“動物”容易與人產生互動,人也就容易挖掘出可寫的興奮點。而“植物”卻不同,生長期緩慢,你觀察很長時間才能有所領悟。靜止不動的植物,很容易消磨掉我們最初的寫作衝動。所以,很多人覺得,“植物”比“動物”更難寫。實際上,即使是一個乏味得讓人昏昏欲睡的題材,隻要注入感情,也一樣能寫得讓人精神振奮。寫植物,不能一味地描述你的寫作對象本身,否則,即使你寫得天花亂墜,也很難稱做一篇“好作文”——除了描寫之外,你還需要在你的作文中加入一些別的內容,比如想象、感情。試試吧,你對花兒微笑,它一定也會對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