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艾耳湖注滿水時,光禿禿的湖岸便會繁花似錦,長滿雛菊和野蛇麻草等植物。鵝鶘和長腳鷸在湖邊造窩繁殖,一片喧鬧。
來水中斷後,湖水在高溫的灼考下會很快蒸發,鹽分逐漸增加,淡水魚將無法逃生,隻能死在鹹水中;雛鳥須在湖幹之前成長,學會飛行,一旦湖幹食物缺乏,成鳥就會離開,而羽毛未豐的幼鳥便隻能聽天由命。最後,艾耳湖恢複原狀,在湖底淤泥上蓋著一層硬硬的鹽殼,到處一片荒涼,等待著下一個雨季帶來生機。
這種循環已經持續約二萬年,偶爾會連續兩個夏季下暴雨。假使前—年的雨水浸透地麵,第二年的雨水從山上流下時,地麵的吸水量就較少,這樣艾耳湖就能注滿。
艾耳湖就這樣周而複始的繼續著它的輝煌與荒涼。
“聖河”——恒河
恒河,位於印度北部,是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全2510公裏,流域控製麵積達國土麵積的四分之一。
恒河的源流從喜馬拉雅山腳下名為牛嘴的冰洞流出,稱為帕吉勒提河。這是印度最神聖的河,充裕的陽光照射著水麵,使得河流看起來就像一條發光的銀帶。
這條活力充沛,生機勃勃的溪流穿過加瓦爾山間的一個深穀,來到代沃布勒亞格城。
在巍然聳立的懸崖下,帕吉勒提洶湧的河水與平靜的阿勒格嫩達河水合二為一,構成真正的恒河。
赫爾德瓦爾城,恒河流經最神聖的地點之一。每年春天,近十萬印度教徒自發的聚集在此。他們用樹葉折成小船,裏麵放滿浸過酥油(純淨奶油)的萬壽菊花瓣,然後將它點燃。將船放入水中,讓其隨波逐浪而去,以這種方式來慶祝恒河的誕生。
穿過赫爾德瓦爾後,恒河繼續東行,抵達安拉阿巴德,在流經桑古米時,有一小段與
亞穆納河融合。桑古米也被印度教徒視為神聖之地,每年都要為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屬於它的節日。
瓦拉納西,印度最古老的城市,以前稱為貝拿勒斯,是恒河沿岸最神聖之地。恒河水在這裏流過沿岸約三公裏長的著名台階(供沐浴人上下的台階)。老弱病殘的朝聖者都希望能在此了卻殘生。因為就是此地,傳說中的恒河會將印度教徒的靈魂從令人厭倦的輪回轉世(一個周而複始的生、死與再生的循環)之中解脫出來。能洗淨虔誠的朝聖者充滿世俗罪孽的靈魂,如果把人火葬後的骨灰撒入河中能幫助他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因此,在著名的馬尼卡爾尼卡火葬台階上,親人們將死去的人的屍體用檀香木柴焚燒,然後將其骨灰撒入河中,幫助其完成生前遺願。
恒河在巴特那下麵轉而南行,在法拉卡壩附近改稱為帕吉勒提河。西麵的支流改名胡格利河,這是一段凶險的水域,埋葬了無數水手和船員。東麵的支流仍叫恒河,流過孟加拉姆。最終來到盂加拉灣,分別注入三角洲大小河口和孫德爾本斯沼澤地區。
恒河的長度算不上世界最長的河流,因為它僅2510公裏,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的長度都是它的一倍。但是,世界上再沒有哪條河流比它更受人尊敬,更令人受激勵。對印度教徒來說,恒河之水成為他們到達極樂世界的橋梁,恒河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聖河”。
“生命王國”——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麵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為世界第二大河。
在亞馬遜河平原西部有雄偉的安第斯山脈,北部有古老的圭亞那高原,南部有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巴西高原,它們從西、北、南三麵向亞馬遜河平原傾斜,使亞馬遜河平原成為一個聚水的盆地。當亞馬遜河自西向東流時,沿途融入了1000多條支流,形成了龐大的亞馬遜河水係網,其中超過1600公裏的河流就有17條,流域麵積達705萬平方公裏,約占南美大陸總麵積的40%,其範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
一千五百年前,西班牙的平鬆發現了亞馬遜河河口,當時他率領的西班牙探險隊自大西洋溯河而上,航行了80公裏。40年後,德奧雷爾拉納率領另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從遙遠的安第斯山,經納波河和亞馬遜河,抵達大西洋,完成了一項超前的探險壯舉。亞馬遜河也逐漸被人了解。
直到19世紀,亞馬遜河才引起動植物學家們的關注,通過考察,發現亞馬遜河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水中至少有2000多種魚類。其中有生性凶殘的食肉魚,豔麗的脂鯉,也有有毒的虹和會放電的電綏,還有臭名遠揚的紅水虎魚。有些魚隻吃掉在水中的堅果,也有些魚吃哺乳動物。其中以紅水虎魚最為有名。這種魚身長僅30公分,卻會合群捕,一群牙齒鋒利的可在數秒鍾內,將一頭行動緩慢的大吃得精光,隻剩下骨架。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時候它們主要吃其它魚,也吃果實,種子。
在亞馬遜河流域中,最大的食肉動物叫黑色寬吻鱷。這種鱷魚長可達4.6公尺,對人類有一定的攻擊性,主要以海牛等水生哺乳動物為食。此外也會襲擊水豚和貘等動物。
另外,在亞馬遜流域,其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許多大樹高60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麵光禿禿,隻有一層腐爛的枝葉。澇地森林則情況迥異,灌木和喬木有板狀基根,幫助維生。樹冠由高至低分層,各層充滿生機。葛藤、蘭花、鳳梨科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其間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蝙蝠。
除了擁有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外,亞馬遜河還有一個世界自然奇觀--湧潮。在穿越了遼闊的南美洲大陸後,亞馬遜在巴西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狀,海潮進入這一喇叭口之後受到不斷擠壓而抬升成壁立潮頭,可以上溯600~1000公裏。一般潮頭高1米~2米,大潮時可達5米。每逢漲潮,濤聲震耳,氣勢磅礴。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雄偉而博大,一路浩浩蕩蕩,千回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