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探索峽穀高山1(2 / 3)

這畢竟隻是一個故事,聖經裏也並沒有指明方舟停放在亞拉臘山的哪一座山峰上。而且從邏輯學的角度,假如上帝是造人之神,那上帝也應該有博愛寬容之心,絕不會屠殺生靈。況且,倘若世間僅僅剩下諾亞一家數口,人類如何繼續繁衍?當然,我並無任何反對基督宗教信仰之心,畢竟那些美好的傳說,僅僅是理論創立的年代統治階級為了自圓其說而已。從科學的角度,確實有點荒誕,然而,基督信徒那種誠心向善、善待他人的理念,還是很值得我們非虔誠信仰者借鑒和學習的。我們的民間,不也流傳著很多美好、動人的傳說麼?

盡管如此,凡是見過亞拉臘山壯麗景色的人都會入迷。英國作家莫裏哀曾這樣描述亞拉臘山:“這座山的各部分都臻至完美之境,每件事物都配合得天衣無縫。”

可可西裏的三大謎團

可可西裏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就在這片無人區裏,存在著許多令科學家不解的謎團。

第一,可可西裏能否發現石油金礦。

相比油田的懸念,可可西裏有豐富金礦的傳言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青海就曾出現過淘金熱。當時有十多萬人陸續進入青海可可西裏的邊緣地區淘金。

專家稱,結合之前的考察結論和衛星遙感的數據,可可西裏可能蘊藏潛力巨大的油氣資源。但目前科考力度有限,還不太可能探明一個大型油田,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分析評估。

第二,藏羚羊還有多少。

提到可可西裏,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藏羚羊,它也被稱為“可可西裏的驕傲”。多年來,人們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作了很多努力。

針對“過多藏羚羊可能影響可可西裏植被正常生長”的說法,專家表示,目前並不存在藏羚羊的過多問題,從數量上看,藏羚羊數量依然十分有限,屬於瀕危動物,亟須保護。

第三,可可西裏無人區還有多少秘密。

首先是可可西裏的成因。可可西裏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板塊碰撞造成隆起的結果。但距離可可西裏最近的板塊碰撞帶也有2000公裏,這麼遠的距離幾乎不可能對可可西裏的形成起到作用。那麼,可可西裏究竟如何形成?至今仍是個謎。

另一個謎團是可可西裏出現的“神秘”湖泊。通過近些年的衛星圖片,專家發現可可西裏地區出現了許多新的小湖泊。這些湖泊的成因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許多年。

現在對於湖泊的成因有兩種猜測:一種認為是降水形成的,另一種認為是冰川和凍土融化形成的。如果來自降水,那說明這一帶的生態狀況良好;但如果來自冰川凍土,就說明生態正在惡化。

神秘的黑竹溝

位於我國四川盆地西南的小涼山北坡的黑竹溝,是一個令世人望而卻步的恐怖地帶。

黑竹溝古木參天,箭竹叢生,一道清泉奔瀉而出。傳說在溝前有一個叫關門石的峽口,一聲人語或犬吠,都會驚動山神吐出陣陣毒霧,把闖進峽穀的人畜卷走。

傳說不足以讓人信服,而現實中發生的一樁樁奇事卻令人大惑不解。

1950年初,國民黨胡宗南部隊的半個連,仗著武器精良,準備穿越黑竹溝逃竄。可誰知進溝後,一個也沒出來。個中原因,無人知曉。

1955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測繪兵某部的兩名戰士,取道黑竹溝運糧,結果也神秘地失蹤了。部隊出動兩個排的人力搜索尋找,最終一無所獲。

1977年7月,四川一森林勘探設計大隊來到黑竹溝勘測,宿營於關門石附近。兩名承擔了闖關門石任務的隊員,自第二天出發後到深夜,始終不見歸來。從次日開始,百餘人組成的搜救隊踏遍青山,找遍幽穀,除了他們出發時兩張包饅頭用過的紙外,再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1964年,川南林業局和鄰近縣再次組成森林資源調查隊進入黑竹溝。這次,他們請來了兩名彝族獵手做向導。當關門石出現在眼前時,兩位獵手將帶來的兩隻獵犬放進溝去試探。第一隻獵犬一縱身消失在峽穀深處,半個小時過後,獵犬杳如黃鶴。第二隻前往尋找夥伴,結果也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峽穀之中。

兩位彝族同胞急了,不得不違背溝中不能高聲吆喝的祖訓,大聲呼喚愛犬。頓時,遮天蓋地的茫茫大霧神話般湧出。9個人近在咫尺卻彼此無法看見。五六分鍾後,濃霧才奇跡般消退,頓時玉宇澄清,眼前依然古木參天。隊員們如同做了一場噩夢。為確保安全,隊員們隻好返回。

黑竹溝至今仍籠罩在神秘之中,或許隻有消失在其間的人才知道它的謎底。

沈陽的怪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們都說“下坡容易上坡難”,但在沈陽市新城子區清水台鎮閻家村蛤蟆嶺附近的哈大公路段的東側約1千米處,有一段長70多米、寬15米的坡路,卻是一個“上坡容易下坡難”的奇怪路段。

一天,一位有多年汽車駕駛經驗的司機駕駛著麵包車路經這裏,將車停在這段坡路的底部,摘擋熄火,跳下車到路邊辦事。這時車竟然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向坡路頂端衝了上去,一直衝出近60米遠。直到車輪被一塊石頭擋住,車才停了下來。

麵對這汽車自動向上滑行的現象,司機感到很費解。他帶著疑惑和不解向人們述說了這一事情的經過。這樣,這一具有神秘色彩的怪事很快就傳開了,由此也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進行反複的試驗,並且人們還發現,騎自行車和走路都會感到上坡省力,下坡費勁。

1992年5月,《新晚報》刊登了另一位司機對沈陽“怪坡”的親身體驗:

前不久,我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偶然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沈陽附近有一怪坡,自行車或汽車到此下坡時,自行車不蹬不往前走,汽車不加油門不往前行,覺得確是怪事一樁。驚奇之餘,我仍有點將信將疑,心想還是眼見為實。

機會終於來了。5月14日,我利用到沈陽出差的機會,辦完事之後,一行三人於早晨驅車前往怪坡所在地。隻見坡長約70米,寬約15米,正在這裏參觀的遊客有500人左右。為親身體驗怪坡之“怪”,我和同事及司機三人坐在車內,車在坡的上方,像平時一樣,鬆開閘,不加油門,想讓汽車順坡下滑,但這時“怪事”發生了,汽車不但不向下滑行,反而向坡上移動。隻有在加油門時,汽車才向下行走。

和那位司機相同,如不是親身體驗,沈陽怪坡這種反常現象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西安小雁塔的離合

西安的著名旅遊勝地小雁塔,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該塔采用密瞻式磚結構建築,造型秀麗,蔚為壯觀。初建有15級,現在13級,高45米。

小雁塔底層北門楣有明嘉靖三十年“三鶴刻石”的刻石題字,上麵這樣寫道:“薦福寺塔肇自唐,曆宋、元兩代,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戶,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合比之者……”

這裏明確記載了小雁塔的第一次自裂自合。原來小雁塔是在一次地震中裂開,又在另一次地震中自行將裂縫閉合上的,真是奇怪之極。

清初一些學者記述了小雁塔的另一次裂合:“薦福寺塔……十五級,嘉靖乙卯(1151年)地震裂為二,癸亥(1563年)地震複合無痕,亦一奇也。”這第二次的裂開,與前次時間相距不到5年,經過了8年又第二次自然複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