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生政權不宜進行向外征伐
(卦辭)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爻辭)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有衣袽,終日戒。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厲。
從初爻和末爻的“濡其尾”、“濡其首”可知,卦名中的“濟”字是濟水過河之“濟”,渡過義,故而前頭的“既”應是副詞,或相當於“都”、“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楚人未既濟。”),或等於“已經”、“已然”(《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從卦辭中有“初吉終亂”句看,本卦是從動態上講“濟”,不是著眼於濟的範圍,所以應取後一義。因此,卦名“既濟”可翻譯為“渡河之後”。這名字啟發我們:本卦必是教誨過河之後,也即革命成功,奪取了政權之後,接下應該幹什麼或如何幹。黃、張二先生說:“《既濟》卦名的取義,是借‘涉水已竟’喻‘事已成’;但全卦大旨卻是闡發‘守成艱難’的道理。”前句講得極為中肯,後句的“守成艱難”則講得不十分準確,因為卦爻辭都似乎隻是強調決不可馬上又接著“濟”,至少並未直接涉及守成難的問題。這一點,待我解說完全卦後,讀者將有所判斷。
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前四字有人句讀為:“亨,小利貞。”這是把遯卦卦辭搬到這裏來了。我以為,本卦與遯卦主旨不同,如果不把卦辭看作純粹的占斷辭,意思就理應有別,所以我取以上讀法。“亨小”是什麼意思?常見的解釋是:“亨小,猶言‘小亨’。‘小’指陰柔。此謂‘既濟’之時,不但大者亨通,小者也均獲亨通……”這說法明顯不通:既然大者、小者均獲亨通,何必特別明言“亨小”?就說一個“亨”字,既避免了誤會,又精練了文字,不更好嗎?何況“小”作亨的主語,按《周易》文辭通例,是隻會說成“小亨”,不會說成“亨小”的。據此,我認同馬恒君先生對“亨小”的翻譯:“亨通小的小方麵。”他把“亨”作及物動詞處理,理論上並無不可,隻是在其他文獻中找不到用例。其實,隻要把“小”解釋為狀語,“在小的方麵”的意思,而不是指“小者”,這“亨小”就確實“猶小亨”,而且是說“小的方麵亨”也即“亨通小的方麵”了。聯係卦名“既濟”來考慮,具體含義就是:革命成功、奪得政權以後,各種細小的問題都好解決,可望使它完全按當權者的意誌、要求去發展。“細小的問題”當是指憑借政權的力量就可左右其發展的事情。這是說得很中肯的,革命政權的作用正在於為許多事情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使能順利發展,但這樣說無疑意味著並未一切皆“亨”,即還有大事尚未得“亨”。“大事”,自然是相對於統治者,即新政權的擁有者而言的,因而一定是關係到他的權力,從而也就是新政權本身能否鞏固的事,例如人民對新政權的擁護程度問題,周邊國家對新政權的態度問題,以及政權內部的團結問題,等等。由此可知,“亨小”其實不重在說明“小事已亨通”,更不是要襯托出大事更加亨通(孔穎達就持這觀點),而在暗示“大事尚未亨通”。因此就發生了“那麼,新政權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麼”的問題,本卦就是論述和回答這個問題——若對“亨小”作上述理解,就沒有提出這問題的根據,本就沒有意義了。
把握了“亨小”的實在含義,後麵的“利貞,初吉終亂”就好理解了,是說:因此還須繼續持守正道,以防初吉終亂——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局麵又走向戰亂,得到的勝利成果又付諸東流。這裏,“初吉終亂”當是希求防止的傾向,“希求防止”的意思作為目的蘊含在“利貞”之中,故而沒有說出。對這“初吉終亂”,有人純從對立麵轉化的方麵作解,說:“事功一旦成就,目標既已達到,根據物極則反的原理,成功也就是敗亡的開始……因此卦辭說‘初吉終亂’。”尚秉和先生說:“易之道以變為貴,無或休息,止而終於是,則易道窮矣,故‘終亂’。”我以為這個大道理不適合於用來解釋這一句,因為這意思同前文不相銜接,就是說,如果“初吉終亂”是說“初吉”必將轉化為“終亂”,這句話作為末句就該是解釋前麵說的某個“做法”的理由,而前文既未說出一個“做法”,也未暗示“要不怕亂”,相反,是暗示“不能繼續亂下去了”。將“亨”解釋為“不但大者亨通,小者也均獲亨通”的那本書,注這一句時說:“這是誡勉事成之後應慎為守成,否則將致危亂。”這倒是說得很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