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死後,一些村民和家人找到了鄉政府,大家覺得王某是給工作人員逼死的,要求對其死亡給予賠償。桐木鄉政府本著息事寧人的想法,和王某的親屬簽訂了王某因公死亡的補助協議,鄉政府一次性付給安葬費和生活補助費共兩萬元錢。
但工作組的人員認為王某的死和他們並沒有關係而提出異議。桐木鄉政府要求小河鎮派出所對王某的死因進行調查,令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派出所民警介入後的第二天,湧泉村的自殺事件再次發生。
事件發生後數名鄉幹部被免職
32歲的陳某是湧泉村連續自殺事件中死去的第二個村民。就在王某死去的第二天下午,陳某被民警從王某的葬禮上叫走,在被連續審訊七個多小時以後,他疲憊不堪地回到了家中。幾個小時之後,其屍體被村民們發現。
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陳某的哥哥提到了一張神秘的紙條。據他講,這是一張鄉人大副主任薛某直接給派出所寫的條子,內容是王某的死與陳某有直接關係,目前這張條子在村主任手中。
於是記者找到了湧泉村村主任許某,他告訴記者,7月14日,當派出所民警進村調查王某的死因時,他正好在鄉政府中向鄉裏彙報情況。薛某的確寫了這樣一張紙條,讓他於當天中午2點鍾左右交給派出所的民警。三個小時之後,陳某就受到了派出所民警的詢問。經過查找,記者在旬陽縣公安局見到了這張紙條的原件。紙條是寫給派出所副所長的,內容是“王某死前陳某夫婦找王某向工作組說情。陳某說的話,對王某的死有很大關係,是重點調查對象。請調查。”署名正是桐木鄉人大副主任薛某。7月21日,旬陽縣公安局對王某和陳某的死亡事件出具了一個完全對工作組有利的調查報告,對於王某和陳某的死因,報告引用了一些村民的話作為結論:王某膽子小、心眼兒小,受不了氣,遇事想不開,就服毒死了,不怪政府工作人員。而陳某個人素質差,未見過大世麵,心理脆弱,認為派出所找他就是追究他的責任。派出所民警在詢問過程中態度和藹、耐心細致地講政策、講道理,無體罰、打罵等刑訊逼供現象。
整件事情經過當地媒體披露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2003年 7月 24日,旬陽縣紀委作出決定,撤消桐木鄉黨委書記張某、鄉長胡某的職務,撤銷鄉人大副主任薛某的職務並開除黨籍,工作組其他四名幹部分別受到了撤職、警告等行政處分。
資料來源於《北京青年報》2003.8.13
案例討論題
1.導致本案例中悲劇發生的原因有哪些?你對當地政府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做法有何看法?
2.結合本案例談談基層政府在政策執行中如何才能保證中央政策目標的順利實現。
§§第九章 公共財政管理
內容提要
公共財政管理,是指公共組織為保證公共管理職能的有效履行,采用財務管理的一係列分析方法、技術和管理工具,對公共管理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公共財政收支情況所進行的分配、決策、管理和監督等一係列技術性行為的總和;公共財政管理在行政管理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共財政管理主要包括公共預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
學習重點
1.公共財政管理的概念、特點和內容
2.公共預算的模式、編製和執行
3.稅收管理和政府收費管理
4.政府采購製度